黨建引領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林西實踐”

2020年06月14日08:44  來源:內蒙古日報
 

初夏時節,赤峰市林西縣十二吐鄉達康扶貧產業園翠色蔥蘢。登高俯瞰,七村聯建的1600多棟日光溫室大棚鱗次櫛比,宛如一片銀色的海洋﹔山坡上,9000多畝蒙古野果剛剛坐果,淡淡的果香沁人心脾﹔山腳下,新建年出欄萬頭肉牛養殖小區的工地上,機聲隆隆,建設正酣。舉目環視,一幅“菜、果、牛”產業蓬勃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方家店村,農民耿國臣正在入戶為村民們訂購番茄秧苗。7年前的一次脾切除手術讓他背上了2萬元的外債。2016年,達康扶貧產業園探索發展設施農業,因病致貧的耿國臣搭上了脫貧致富“早班車”。第二年,他試種的4個大棚一舉成功,兩茬番茄純收入13萬元。嘗到甜頭的耿國臣此后一邊種大棚,一邊為菜農買秧苗、賣番茄,當起了蔬菜經紀人,年收入在40萬元以上。2019年,富而思進的耿國臣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耿國臣由窮變富,見証了林西縣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歷程。產業振興的背后,是黨建引領產業化發展共同體帶來的源動力。在產業園的組織框架圖上,園區的黨建聯合體與產業聯合體融為一體,黨建聯合體下設基地建設、社會服務、生產經營、市場營銷4個功能性黨組織,引領相關職能部門、行政村、企業、合作社等44個成員黨組織和對應單位、經營實體,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建引領作用發揮到產業發展的全部環節和每個方面,形成了基地聯建聯動、服務聯接聯辦、生產聯種聯營、市場聯創聯銷的“一園四聯”大格局。

“從土地流轉、建棚、種棚,到把柿子統購統銷到全國各地,黨建引領了建設、生產、服務、銷售全過程,實現了黨建鏈、產業鏈、服務鏈‘三鏈’融合發展,為老百姓降本增收提供了信得過、靠得住的平台。”十二吐鄉黨委書記謝艷麗介紹,園區建設之初,基地建設聯合黨組織打破行政村界限,統一規劃建設,實行大棚基地聯建聯動。把西山根村的水提到山頂,園區共用。用十二吐村的土地建蔬菜收購市場,七村共享。這種跨村聯建、抱團取暖的辦法,讓園區大棚蔬菜規模迅速擴張,4年間由740多畝發展到9300多畝。

大棚基地聯建聯動,政、村、企各司其職。園區每建一個跨度10米、長度100米的標准棚,政府補助4.7萬元。行政村負責在大棚建設中流轉土地、統計購棚農戶信息。建棚企業需墊付地租和建設成本,建成后由企業發售,並為購棚戶做貸款擔保。民悅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張學良算了一筆賬:一座造價為10萬元的百米大棚,扣除縣裡的補助,農戶隻需花5.3萬元就能買到手,政府的錢全都花在了百姓身上。

園區建設之初,村民們建棚、買棚並不踴躍。他們怕番茄越不了冬,更怕賣不出去,不敢冒風險。關鍵時刻,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發揮了引領作用。2016年,烏蘭溝村黨支部書記趙秀宏、村主任房文峰帶領5名黨員認領27棟大棚,帶頭給村民們做示范。試種當年大棚番茄喜獲豐收,每個棚年收入都在4萬元以上。看到黨員干部種大棚掙了錢,村民建大棚、種大棚的積極性隨之高漲。如今,全村大棚已發展到138棟,大棚蔬菜成了村民致富的“錢袋子”。

產業服務聯接聯辦,政府組成部門、社會服務實體和金融服務機構各顯神通。在黨建聯合體的引領下,園區社會化服務體系全程跟進。自然資源、水利、農牧、林草等部門黨組織主動作為,積極解決園區用地用水問題,開展指導服務。今年,郵儲、農業、農商三家銀行還提供了180萬元的低息、貼息貸款,解了園區燃眉之急。如今,園區已有赤峰和潤、沈陽谷雨、祥棋農業等一批企業入駐,秧苗和有機化肥、農藥等技術、農資服務更加完備。今年,園區黨建聯合體成員黨組織共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為園區的發展強筋壯骨。

在達康專業種植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理事長李武臣組織的技術講座正在進行中。“咱們要統一茬口,越冬茬要在11月22日左右定植,這樣在第二年5月1日前成果就能賣完,就能避開山東、河南番茄的上市高峰……”李武臣介紹,聯合社目前已發展了9個合作社,其中7個是由各村黨支部領辦的。聯合社實行產銷一體化發展,在生產上聯種聯營,在市場上聯創聯銷,實現了農資採購、秧苗栽植、技術服務、技能培訓、市場銷售“五統一”目標。

合作社上下聯動打開了大市場。如今,聯合社通過黨建聯合體引領,已和永輝、大潤發、地利生鮮、物美4家大型連鎖超市實現了“農超對接”合作,培育了山東、河北等9個省市的蔬菜客商群體和銷售團隊,實現了大棚蔬菜的分級分等、差別定價銷售,當地農民對蔬菜定價有了更多的話語權。2019年,聯合社蔬菜交易量達到2.4萬噸,銷售額達到5500萬元。眼下,縣裡與北京岳各庄合作的市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這個市場建成后,產業園為首都供菜的通道將豁然打開。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是以人民為中心推進黨建創新發展的一個載體,對農村、農業、農民產生了深遠影響。”赤峰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西縣委書記田向存說,達康產業園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一園四聯”的發展模式,通過黨建聯合體凝聚力量,整合資源,推動政策、項目、資金、服務下沉,改變了農民的傳統耕作方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4年間園區農民的人均收入從5000元增長到了1.5萬元,富起來的農民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凝聚成振興鄉村的澎湃力量。(記者 徐永升 實習生 李曉軍)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