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幸福甘泉”流進老牛灣

王慧

2020年06月12日08:09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村民講述家裡旱井的故事

“過去吃水要趕上毛驢車到距離家三裡地的河裡拉水,拉回來的水除了人喝,牲畜也要喝,用水很緊張。家裡有一口旱井,專門儲備雨水沉澱后的水也可以喝。現在好了,自來水通到了家裡面,干淨又衛生,太方便了。今天我家的‘戶戶通’也裝上了,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家住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老牛灣鎮營盤峁北谷梁村的村民孔四偉告訴記者。

村民家接通了自來水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老牛灣鎮營盤峁村全村面積28平方公裡,所轄14個村民小組,有農業人口1945人。2018年,呼和浩特市文旅廣電局派駐清水河縣老牛灣鎮營盤卯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包慶格勒圖看到村民吃水難,便一刻都沒停地四處走訪村民,積極聯系協調當地政府和水務局,兩年之內解決了全村人的吃水問題。2019年4月,營盤峁村67戶181人全部脫貧。

包慶格勒圖介紹“掀井”

接通自來水需要將水管入戶,有的村民不願意在家裡施工。為了滿足村民的要求,包慶格勒圖在屋外設計了“掀井”,隻要將地下管道放進這個“掀井”並接出另一個管子,需要自來水時將水管拿出就可以喝上自來水了。冬天將“掀井”蓋子封好也不會凍壞水管。吃上自來水的村民一見到包慶格勒圖,都要拉他進家裡坐會兒,像親人一樣拉著家常。“作為駐村干部,精准幫扶不是嘴上說說,必須要走進村民家中了解他們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包慶格勒圖說。

吃水的問題解決了,如何讓村民脫貧,讓包慶格勒圖陷入沉思。針對當地的實際,包慶格勒圖制定了“菜單式扶貧”模式,經過與呼和浩特市文旅廣電局以及多個二級單位對接,幫助貧困戶精准對接幫扶企業,制定幫扶措施,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收購建檔立卡戶的小香谷和黑黍子。截至目前,在14個自然村共賣出糧食25噸,讓村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

由於營盤峁村位於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內,該景區屬4A級景區,景區提檔升級帶動了村民就業和農產品銷售,從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2019年該村“文清農家院”被自治區文旅廳評為五星級農家樂,進一步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

工作人員安裝“戶戶通”

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新的需求。為了解決村民看電視問題,2016年,清水河縣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通過組織招標採購以“前端+光纖網絡”的有線電視模式解決了468戶村民看電視的需求,但由於前期未明晰維護權責問題,導致目前一些用戶觀看中發生故障,無法處理,電視收看質量不高。了解到此問題后,呼和浩特市文旅廣電局積極對接“戶戶通”安裝企業,今年計劃安裝160余套,目前已安裝58套。對由於信號不好的用戶也進行了維護。

村民收看有線電視

去年,為鼓勵該村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呼和浩特市文旅廣電局以獎代補,給予了20萬元的資金扶持。今年呼和浩特市文旅廣電局與該村村委會對接研究后,決定將20萬元資金用於標牌、路標、指示牌等景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及村委會修建圍欄等項目,目前該方案已提交鄉鎮政府審議並同意,正在組織實施。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