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全方位守護美麗北疆 內蒙古檢察公益訴訟在行動

2020年06月05日20:04  
 

2020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中國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內蒙古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保護母親河,我們在行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中。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

近年來,內蒙古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及最高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職能,不斷探索“公益保護”新模式,豐富“雙贏多贏共贏”新內涵,助力開創內蒙古幸福生活新局面,用更強烈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為北疆綠色發展“護航”,勇擔美好家園的守護者、服務者、踐行者。

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名片”

按下公益保護“快進鍵”

6月3日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在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高級法院的支持下,由呼和浩特市法檢兩院聯合承辦的“青城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儀式在托克托縣人民法院舉行,這是自治區首家由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共建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自治區檢法兩院、呼市法檢和呼市、托縣兩地相關部門出席基地揭牌儀式。

青城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揭牌儀式。

青城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是青城法檢系統共同以保護黃河生態環境治理為藍本,以司法手段助推解決生態環境治理難題為目標,結合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發展實際,全面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的創新之舉。不僅有利於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督促違法行為人對生態環境進行良性修復,更助力於環境資源行政執法與生態檢察、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有效銜接,在環境資源保護多元化治理方面尋求實踐突破。

自治區檢察院、自治區高級法院兩院領導均對基地設立的及時性、實踐性和重要性給予充分肯定,提出基地要發揮作用、檢法要形成合力、司法與行政要銜接配合,經驗要總結推廣,推動形成對黃河內蒙古段全流域司法保護落地見效,協同推進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再上新台階。

開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路徑”

跑出公益保護“加速度”

自公益訴訟工作試點以來,特別是近兩年,內蒙古檢察機關一直把“筑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為生態檢察工作的職責使命,探索以檢察公益訴訟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專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重點問題,檢察長牽頭重點課題研究,探索打造了“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生態環境高水平司法保護的“內蒙古檢察模式”。

以專項監督為引領,帶動公益訴訟工作全面發展。今年以來,內蒙古檢察機關主動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做到防疫與辦案工作兩不誤、兩促進。自治區檢察院切實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提舉措、強效應,點燃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發動機”:3月16日,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開展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強化疫情源頭治理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4月22日,發布內蒙古檢察機關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大典型案例﹔5月18日,挂牌督辦30起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及線索﹔6月5日,專門召開公益訴訟專項工作視頻調度會,就圍繞“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組織開展的“十個一”系列活動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自治區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專項工作視頻調度會。

各地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狠發力、共推進,做好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助推器”:興安盟檢察機關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森林公安局等行政執法部門溝通協作,完善機制建立、注重信息交換、增強行動配合,形成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合力。通遼市檢察院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關於“禁食野生動物、保護公共安全”宣傳活動,掀起禁食、禁售野生動物新高潮。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針對“野味產業”、交易市場、運輸、非法狩獵、馴養繁殖和其他違法行為監管等6個方面32項重點問題部署開展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專項活動,著力加強野生動物資源的司法保護力度。

興安盟檢察機關開展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

以制度機制為保障,為公益訴訟發展增添新動能。2019年,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河長辦聯合開展全區河湖“四亂”清理專項行動,檢察機關共立案542件,發出檢察建議515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7件,督促恢復被污染河道7.5萬畝,清理污染和非法佔用河道692.84公裡,清理河道垃圾31.7萬噸,整改拆除違法建筑98.3萬平方米,取得了河湖治理突出成效。在全國率先建立助力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長+檢察長”聯動長效機制,被評為2019年內蒙古十大法治事件,該模式受到自治區黨委的充分肯定,寫入內蒙古自治區總河湖長令。

烏蘭察布檢察機關開展河湖“四亂”清理專項行動。

各地牢固樹立“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理念,重監督、抓實效,成為踐行“兩長”聯動機制的“加速器”:赤峰市檢察機關對境內854條河流、32個湖泊及水庫存在的“四亂”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寧城縣檢察院向寧城縣水利局怠於履行17家非法採砂企業監管職責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寧城縣水利局對大黑石溝河等31條季節性河流依法實行採礦許可,對全縣范圍內河道非法採砂進行依法取締,對老哈河大雙廟鎮榆樹底村河段、大明橋段等37處安全隱患河段進行了恢復治理。

赤峰市老哈河大雙廟鎮大明橋段治理前。

赤峰市老哈河大雙廟鎮大明橋段治理后。

以跨區域流域協作為亮點,讓公益保護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內蒙古檢察機關針對內蒙古生態環境跨地域、跨流域、跨國境的實際,在生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跨區域合作。與河北省檢察機關就共同維護首都水源涵養區、生態支撐區達成聯動機制。與山西、河北、遼寧檢察機關建立了四省區“祖國北部綠水青山藍天護航聯合行動工作機制”。與東北三省檢察機關簽署了三省一區保護森林資源、遼河和鬆花江流域水資源等協作文件。與蒙古國檢察機關磋商建立跨國境河流生態保護協作機制,與蒙古國東方省檢察機關就上游水源地生態保護達成意向協議。

呼倫貝爾中蒙邊境地區濕地治理前。

呼倫貝爾中蒙邊境地區濕地治理后。

形成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常態”

啟動公益保護“新引擎”

內蒙古檢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提出一系列舉措:出台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司法保障“12條措施”﹔成立公益訴訟辦案指揮中心,三級檢察院一體化聯動﹔提出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案件優先辦理,涉生態領域刑事案件“三檢合一”辦案模式﹔聯合相關部門舉辦“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專業化修復”研討會,落實生態環境大數據共享﹔構建“侵權方擔責、專業方治理、檢察機關跟進監督”的生態修復機制,深度融入草原、森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建設跨省級區域生態保護聯盟﹔率先建立助力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河長+檢察長”聯動長效機制。

下一步,內蒙古檢察機關將直面公益訴訟工作的新問題、新挑戰,緊緊圍繞公益訴訟新部署、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踐行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牢牢把握“穩進、落實、提升”工作總基調,突出辦案重點、加大辦案力度、提升辦案質效、回應人民期待,營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良好生態環境。

內蒙古檢察機關將始終堅持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推深做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走出公益訴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為把內蒙古打造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北方樣本”貢獻公益訴訟檢察新作為、新模式、正能量。(劉瀟)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