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游五省區代表委員:樹立上游意識、承擔上游責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05月27日08:1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上升為國家戰略,近日,內蒙古廣播電視台記者就推進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四省區廣播電視台採訪了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

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巴顏喀拉山的千年雪水蜿蜒流淌,黃河在青海匯聚一路向東,穿過四川阿壩州的草原濕地,黃河在甘肅南部舒展身軀,留下了“天下黃河第一灣”的美景。隨后黃河掉頭向北,在祖國的版圖上畫下了一個大大的幾字。進入寧夏和內蒙古后,奔騰咆哮的黃河突然溫婉秀麗,沖積形成的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成為全國聞名的米糧川和綠色農畜產品基地。從青海源頭到內蒙古的河口鎮,整個黃河上游在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和內蒙古五省區的長度達到3800多公裡,保護好黃河上游生態、加快五省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整個黃河流域意義重大。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沿黃各省區根據各自實際,加快了黃河生態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眼下,青海正在開展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支流湟水流域的水生態補償機制兩項重大政策研究﹔四川強化黃河上游生態建設,加強黃河流域及川西北高原濕地草原生態保護﹔甘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1+4+5+N”規劃正在編制中﹔寧夏壯士斷腕,關停沿黃砂場、搬遷污染企業、打響了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內蒙古啟動了《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實施了《黃河內蒙古段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行動計劃》,沿黃生態廊道、水污染綜合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開始實施。如今,上下游齊治、干支流共治、左右岸同治的格局正在形成。

全國政協委員 郝遠(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總書記提出這樣的黃河戰略,實際上對我們這樣的省份是一個重大的發展機遇,我們是黃河上游省份,要有上游意識,要承擔上游的責任,我們應該在上游建立一個國家渭水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

全國人大代表 白加扎西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長):

通過一系列的保護和治理工作,我州境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好轉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融入國家的戰略,更加主動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 楊克寧(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州長):

我們進一步加大了規劃的力度 突出我們水資源的治理 沙化的治理 病虫害的治理 把黃河的事情辦的更好。

全國政協委員蔣齊(寧夏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長):

搞好科學規劃,把每個省區自然資源稟賦,產業布局以及相關的環境生態保護情況摸清楚,針對性地分類施策。

戈明 全國人大代表(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政協副主席,阿拉善左旗旗委副書記、旗長):

就是把黃河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堅持岸上與岸下、治水與治沙、 節水與用水相統籌,加快構建黃河及毗鄰濕地生態廊道,促進黃河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黃河上游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面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滯后,內生動力不足的現實,圍繞如何找准定位,加強區域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五省區代表委員們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 許寧(寧夏發改委主任):

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地推進高質量發展 各省區之間相互協同,步調一致,國內產業鏈的補鏈延鏈,協同發展方面更需要加強合作,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協作。

全國人大代表 張曉兵(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我們要圍繞總書記關於河套灌區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在規劃編制,產業布局調整,科技創新,品牌引領,產地環境淨化等幾個方面 推進現代農牧業提質增效 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全國政協委員 馬全林(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知識產權辦公室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設立跨流域的橫向的生態補償機制,就是要加大對公益林,包括濕地、包括草原的補償標准,要充分關照特別是農牧民的脫貧攻堅和生活質量。

全國人大代表 龔明珠(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全力以赴推進流域生態整體保護治理,努力建設“美麗黃河”、“安瀾黃河”,千方百計推動綠色創新轉型發展,努力建設“活力黃河”、“融合黃河”。

(記者:內蒙古台朝魯巴特爾 陸偉 蘇敏 劉燕 包晗 班布爾 翟超 志鳴 雲翔 青海台董枰均名 四川台夢娜 甘肅台張丁月寧夏台 劉大力)

來源:騰格裡新聞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