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各顯神通 內蒙古貧困旗縣實現清零

王慧

2020年04月30日15:58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從廣袤草原到茫茫林海,從戈壁沙漠到萬畝良田,在118.3萬平方公裡的內蒙古大地上,一項項脫貧政策精准落地,一個個致富產業蓬勃發展,一戶戶貧困家庭氣象一新。在致富路上,內蒙古貧困旗縣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農牧民靠勤勞的雙手得收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內蒙古正在奏響奔小康的奮進曲,如今的內蒙古已經開始大變樣。

日前,2020年脫貧攻堅戰場傳來捷報: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等20個貧困旗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第一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宣告全面脫貧“摘帽”。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在自治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有效防止和解決貧困地區農畜產品積壓滯銷問題,全力保障扶貧產業恢復生產,加快推進扶貧項目開工復工,做好因疫致貧返貧人口預防幫扶工作。

延伸消費扶貧項目 脫貧不脫策

郵政的工作人員正在給產品打包成箱

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一輛輛郵政運輸車停在了院子裡,郵政工人忙碌著包裝寄遞。當日,這些農副產品將送到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員工的手裡。

商都縣位於內蒙古中部,為烏蘭察布市所轄旗縣之一,是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定點扶貧縣。烏蘭察布是內蒙古脫貧攻堅主戰場,所轄11個旗縣區中,曾經有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2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如今,烏蘭察布最后7個國家級貧困旗縣全部脫貧,但當地仍堅持“摘帽”不鬆勁,努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劉志強是商都縣的一名殘疾人,也是一名低保戶,貧窮的日子一度讓他步履維艱。2016年,身殘志堅的劉志強返鄉創業,在淘寶上開起了網店,他向散戶收購農副產品,加工包裝后在網上經營。

然而,和所有網店一樣,訂單成了劉志強面對的最大難題。幸運的是,為深入推進精准扶貧工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在商都開通“通用消費扶貧”電子商務平台,幫助銷售了7個品牌的18種農產品,2019年劉志強的銷售額達到58萬元。

消費扶貧,物流是關鍵。為了更好的解決農產品寄遞問題,通用技術集團與烏蘭察布市郵政分公司合作,開通從商都到北京“點對點”直達郵路,將扶貧農產品快速安全的配送到員工手中。

郵政的工作人員將包裝好農副產品放到傳送帶上裝車

“今年,郵政將發揮資源優勢,圍繞烏蘭察布市委政府脫貧攻堅戰略,打造‘一縣一品’形象品牌,讓更多的農副產品走向全國,提升烏蘭察布社會知名度,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烏蘭察布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白音說。

商都縣挂職副縣長陳耀說,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到商都后,扶貧項目多數在大的鄉鎮實施,為了輻射到偏遠地區的貧困人口,延伸扶貧項目,使輸血變為造血。陳耀勾畫出了規劃藍圖。他所包聯的大庫倫鄉是商都縣貧困村之一,那裡常駐人口隻有1480多人,正因為人口較少,當地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保存較好,沒有人為的破壞,同時當地人文景觀也保存的很好。下一步陳耀想依托當地的自然資源,發展農家樂,短途游,促進消費扶貧項目延申,實現鄉村振興,讓村民過上穩定的好日子。

京蒙幫扶 攜手奔小康

“今年是我去北京打工的第3年,之前因為疫情一直呆在家裡,不知道怎麼回公司,聽說有了返崗專列來接我們,可把我高興壞了。”說到返崗專列,來自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貧困戶孟香寶樂得合不攏嘴。

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與北京順義區建立京蒙扶貧協作以來,在產業扶貧、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做足文章。2019年,北京市和順義區累計投入到科爾沁左翼中旗各級各類京蒙扶貧協作資金4665.49萬元,實施了產業扶貧等24個項目,惠及2893名貧困人口,938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2019年8月,京蒙勞務協作科爾沁左翼中旗駐京服務中心挂牌成立,科爾沁左翼中旗選派專人專班入駐中心,專職負責為進京務工人員提供崗位介紹、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勞務關系協調等工作,中心成立至今已幫助700余名閑置勞動力就業。

被譽為“鮮卑民族發祥地”的鄂倫春自治旗借助京蒙扶貧項目,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將種植結構調整作為打造“一村一品”的核心,壯大食用菌生產規模,年產200萬袋食用菌菌包,讓菌包實實在在變身為脫貧致富包。

孫春桂查看菌棒的質量

孫桂春是鄂倫春自治旗烏魯布鐵鎮新發村村民,2008年建起了大棚種植猴頭發展食用菌產業,年收入可觀。2018年京蒙幫扶項目實施后,作為黨員中心戶的孫桂春進入基地負責生產和技術指導。目前,食用菌包生產基地在用工季重點安置附近村的貧困戶優先就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王世龍妻子武榮香在喂羊

“咩、咩、咩……”剛剛來到開魯縣東敖包村王世龍家的小院兒,就聽到此起彼伏的羊叫聲。

王世龍因股骨頭壞死失去勞動能力而致貧。在健康扶貧政策幫扶下,他成功實施了手術。雖然扔掉了雙拐,但彎腰、下蹲仍然受限,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發展庭院經濟成為當地為其量身定制的脫貧致富最佳方案。

兩年多時間,王世龍家的羊已繁殖到40多隻。

2017年12月,在5000元養殖扶持資金的支持下,王世龍購買10隻羊搞起了庭院養殖。次年,政府為他投放了一隻種公羊、給予6000元的棚舍補貼,王世龍如期脫貧。

林西縣雙興村趙麗杰通過對土地集中和規模化經營,延伸養殖、種植產業鏈條,創建現代化家庭農場,流轉土地,帶領鄉親們種植2.3萬畝有機雜糧,注冊了“董蒙家庭農場”,成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蒸有機雜糧粘豆包,通過電商銷往全國,搭上“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業的快車道,成功帶領全村人脫貧致富。

據了解,內蒙古共有貧困旗縣57個,其中國貧旗縣31個,區貧旗縣26個,目前57個貧困旗縣已全部退出貧困旗縣序列。3694個貧困嘎查村全部脫貧出列。

在所有貧困旗縣“摘帽”后,內蒙古將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保持脫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建全完善返貧監測預警機制、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落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防貧保險等政策,構建多層次、復合式的防貧保障體系。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持續帶動村“兩委”班子建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打造不走的駐村工作隊。

同時,持續深化京蒙扶貧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重點在產業轉移、人才交流、消費扶貧等方面狠下功夫。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從“三落實”“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查漏補缺、補齊短板。

目前,內蒙古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國家標准下農村牧區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萬減少到2019年底的1.6萬,累計減貧155.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7%下降至0.11%。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