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四子王旗:心中的草原(行天下)

侯志明
2020年04月27日10: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內蒙古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
  本文圖片均來自圖虫創意

  在格根塔拉草原上舉行的第二十九屆那達慕大會。

  內蒙古中部橫亙著一座東西向山脈,蒙古語稱“達蘭喀喇”,漢語意思是“70個黑山頭”,也就是陰山。它的平均海拔在1500至2300米之間,仿佛一座天然屏障,在阻擋了南下寒流的同時,也阻擋了北上的濕氣。因此,它也是草原與荒漠草原的分界線。

  陰山西起狼山、烏拉山,中為大青山、灰騰梁山,南為涼城山、樺山,東為大馬群山,長約1200公裡。據史料記載,陰山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內地漢族與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我們耳熟能詳的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記載的就是陰山的風光和人類的活動。

  草原明珠烏蘭花

  四子王就在達蘭喀喇中部大青山北麓的一片草原上。

  說具體點,如果你從呼和浩特出發,向北,翻越大青山繼續前行,便會踏入一片美麗的草原。這片草原的名字叫格根塔拉,是夏日放牧的營盤。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有個漂亮的小鎮,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烏蘭花。“烏蘭”在蒙語裡是“紅”的意思,“烏蘭花”就是一朵紅格艷艷的花。它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的首府,我生於斯長於斯。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這是片荒漠草原,綿延起伏、一望無際,但四季分明。半個世紀以來,隨著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工程的推進,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精准扶貧的實施,這裡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四子王,隻要夏天有一點雨水,便草木茂盛,生機盎然。它像一位豐滿漂亮高大的蒙古族姑娘,走出氈房,面帶微笑,把美酒和哈達捧給遠方的客人。秋天,雲淡風清,天高氣爽,綠浪起伏,在馬頭琴的伴奏下,酒喝干再斟滿,到處是豐收和慶祝豐收的景象,不管你從哪裡來,不管你是為何來,總會被這景色感染,即使多愁善感的詩人也難覓“萬裡悲秋”的蹤影。冬天,或風和日麗或風雪交加、雪窖冰天。春天雖不和鮮花、綠色同步,但頭年留下的植物,枯萎了也絕不倒下,依然要完成阻擊風沙、哺育生靈的最后使命。在這景色分明的四季裡,加上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沉穩的駝隊、挺立的白楊,可以想見,是怎樣一幅漂亮的圖畫!

  史詩英雄四子王

  四子王雖然不大,但歷史悠久,早在1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在這裡生活。這片草原上,至今留存著王爺府、錫拉木倫廟。離我的老家並不遠,我有幸都曾去過。這些飽經風霜的清代建筑,見証了四子王的歷史。

  1206年,經過多年征戰,一位名為孛兒隻斤·鐵木真的英雄終於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起“也客忙豁勒兀魯思”(大蒙古國)。在這一戰爭頻仍的過程中,涌現出不少功臣,其中一位是他的胞弟哈布圖哈薩爾。他的這位長弟,史書上記載足智多謀、力大無窮、弓箭精准。他追隨成吉思汗參加了統一蒙古高原、攻打金帝國和西夏的戰爭,戰功顯赫,深受成吉思汗的信任與器重。因此,大蒙古國建立后,成吉思汗將貝加爾湖以東、海拉爾以北的蒙古東部草原賜為哈布圖哈薩爾的封國。

  哈布圖哈薩爾本人英勇善戰,他的后代亦威武驍勇。四子部作為哈布圖哈薩爾后裔的分支,形成於他的第十五世孫諾延泰時期。諾延泰育有四子,四子皆聰慧善良,寬厚勇敢,兄弟間關系和睦,兄慈弟恭,受到部族的尊重和擁戴,被譽為“四駒子”。寶馬名駒是蒙古人對所尊敬之人的愛稱。四子執政后,各自領地不斷擴大,部眾逐漸增多,形成四子部落。最早,他們和科爾沁部落、烏拉特部落、茂明安部落活動在大興安嶺以北一帶,統稱阿魯蒙古。

  順治六年,即1649年,清政府頒旨,令四子部、烏拉特部、茂明安部等西遷至陰山北麓,也就是今天的烏蘭察布草原。同年,四子部落正式置旗,稱四子部落郡王旗。

  四子部是蒙古民族中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和重要組成部分,足智多謀、勇敢彪悍,為祖國的統一和蒙古民族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四子部在清初編旗時,將兄弟四人的屬民皆編為七個蘇木,由四子分別統領。四子部共歷經十五代王爺。1905年,第十三代王爺修建了郡王府,至今保存完好,既可見宗室的氣派威嚴,又可見精巧的工藝裝飾。我第一次去是在1996年。

  王爺府建成后,四子部基本結束了游牧生活。民國時期,“四子部落旗”正式定名為“四子王”,一直沿用至今。

  今朝騰飛航天城

  每年一屆的草原那達慕,是四子王最盛大的節日,就在格根塔拉草原舉辦。活動有祭祀、賽馬、摔跤、射箭、刁羊、大型文藝演出、民族風情展示,吸引眾多海內外游人。其中,屬祭祀活動最為隆重,主要是祭祀哈布圖哈薩爾和他的蘇魯錠。

  文旅搭台經濟唱戲,四子王的發展在內蒙古的旗縣中處於領先地位。近兩年,在四子王11個民族的共同努力下,脫貧攻堅亦取得全面勝利。

  四子王之所以引人關注,還緣於它是中國“神舟”系列航天飛船的主著陸場,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船,皆平安降落在四子王旗這片神奇的草原。楊利偉、景海鵬等航天英雄遨游太空打馬歸來的地方是四子王,或者說作為英雄,他們上馬的地方是四子王。烏蘭花也因此被譽為“航天城”“英雄城”。

  如果有人認為四子王只是彪悍、血性、好客的,我認為並不全面。因為隻要你對一批又一批都貴瑪式的草原母親有所了解,你還能感受到一種母親般的大愛,如蒙古長調一樣溫情悠揚。上世紀60年代初,年僅19歲的都貴瑪,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主動承擔起養育28名上海孤兒的任務,用半個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了大愛無疆,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這位“草原母親”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以她為原型的電視劇《國家孩子》搬上銀幕后,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夏天將到,紅格艷艷的花朵又將開滿格根塔拉草原。

  (侯志明,內蒙古人,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出版散文集《行走的達蘭喀喇》等。)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