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素鎮昂素嘎查:讓生態產業留住美麗鄉愁

2020年04月25日13:11  
 

近年來,昂素鎮昂素嘎查堅持以綠色發展為理念,探索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嘎查生態產業的培育與持續發展,在生態產業文明新風的滋養下,一幅“產業興旺、生態恢復、治理有效、生活富足”的鄉村振興畫卷漸次鋪開。

提倡檸條種植 崇尚生態文明

昂素嘎查牧民賀保存、折堂堂、阿木爾吉日嘎拉、阿拉騰珠拉、米力騰高娃等戶總種植了2萬余畝檸條,檸條開花的季節,“黃格艷艷、綠格锃锃,”美艷了美麗鄉村,路過的人們都說:“這片檸條不僅好看,作為飼料營養成分又高,他們這幾家真是賺大了。”

嘎查黨支部、駐村工作隊同時深入農牧戶家中,大力宣傳檸條的優良固沙和綠化生態的特質及良好的飼草飼料。預計今年增加1萬畝檸條種植面積,用實際行動推動“昂素鎮百萬畝檸條種植計劃”。

優化產業結構 發展生態產業

在離昂素鎮不遠的一排雞舍內,不時傳出“咯咯嗒”的雞鳴聲……飼養這群烏雞的主人就是昂素鎮昂素嘎查蒙古族青年牧民——巴雅爾瑪,她覺得養雞較為適應疫情期間的市場需求,現在人們更注重飲食健康,尤其偏愛綠色環保、無公害、無抗生素的食品,於是她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把羊變賣后買了烏雞,在自家草場上蓋起了2000平方米養雞場,開始了養殖8000多隻烏雞的綠色養雞項目。烏雞主要在草牧場及樹林捕捉虫子和啄食嫩草。由於是生態養殖,她飼養的烏雞和雞蛋無抗生素、營養價值很高,短短幾個月間很快成了附近鎮、嘎查農牧民們餐桌上的佳肴和鄰旗各大飯館的“緊俏貨”。

養雞場效益逐漸顯現,生態養殖場成了她的“綠色銀行”,她說:“到年底的時候,我計劃擴大規模到12000隻烏雞。”在她的帶動下,周邊一部分農牧民也積極行動起來,在草原深處走出了一條共同靠綠色致富的路子。

此外,昂素嘎查牧民巴圖格希格、孟克巴雅爾等大膽嘗試改變多年種植玉米的習慣,去年種植沙拉米300余畝,和大部分當地農牧民錯開了產業種類,更好地發展了多種產業方式。

昂素嘎查構建了產業發展新格局,農牧民產業發展壯大、實現互利共贏、帶領農牧民奔上了小康之路。

發展文化產業 提升文明品質

昂素鎮昂素嘎查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內容豐富的歷史背景下,孕育了現代文化戶孟克巴雅爾。孟克巴雅爾家中設有農牧民草原書屋、民族團結超市、新時代紅色學習講堂、志願服務隊,從而豐富了農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了農牧民生態保護思想,逐步成為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密切聯系群眾的主要陣地。

在以孟克巴雅爾家帶頭的昂素嘎查文化戶不懈努力下,通過各類系列文化活動,加深了農牧民對於自然和諧共存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民眾長遠發展的生態意識。既實現了對傳統游牧民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讓傳統游牧民的優秀歷史文化得到延續和傳承,也更加讓生態宜居。

昂素嘎查將以戰斗的姿態投入到生態產業調整建設中,大力培育現代特色產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引導廣大農牧民發展檸條、紅棗、苜蓿種植,肉羊、肉牛、烏雞養殖業等環保項目,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使農牧民在小康路上大步前行。(木其爾、哈斯達古拉)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