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3月23日電(富麗娟 張聿修)23日,記者從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四十八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水平,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3月13日,全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移動端“蒙速辦”APP上線試運行,居民可通過該APP進行“健康卡”申領。
據介紹,“蒙速辦”APP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打造的全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移動端,由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共建共用,為廣大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一站式”掌上查詢、掌上預約、掌上辦理、掌上評價的全流程在線政務服務。同時,“蒙速辦”APP還提供便民繳費、各類查詢等多項便民服務,讓群眾足不出戶盡享生活便利。
目前,“蒙速辦”APP已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駕駛証、行駛証、結婚証、離婚証、出生醫學証明、營業執照等8類電子証照的申領和出示﹔公積金、醫保、社保、駕駛証等55項應用頻率高的特色服務﹔支持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共計3056個部門的47534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辦事進度查詢和預約、咨詢、評價等服務。
內蒙古居民隻需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下載“蒙速辦”APP或者是通過掃描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展示的二維碼下載“蒙速辦”,並進行注冊和實名認証后即可使用“蒙速辦”APP中的各項政務服務功能。
其中,居民個人通過手機實名登錄“蒙速辦”APP,自動生成的個人專屬“健康卡”作為城鄉居民出行、復工、就醫的電子憑証。居民要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如實填寫個人旅居史和健康信息,如有瞞報、虛報、漏報需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和相應后果。同時依據居民上報信息,健康碼管理系統會實時通過國家縣域疫情風險等級服務數據、國家新冠肺炎防疫數據進行校驗比對,按照高、中、低三種風險級別,分為紅、黃、綠三類,自動生成“健康碼”。
同時,對於大家都很關心內蒙古的健康通行碼是否能夠與外省市互認的問題,發布會介紹,從3月19日開始,對與內蒙古建立互認的省市區健康通行碼進行互認。目前,內蒙古已經向全國30個省市發了互認函,已經與江蘇、寧夏、山東、新疆、重慶、廣東、天津、海南、湖南等省市互認,其它省市正在確定是否互認。除湖北省外,內蒙古對互認省(區、市)健康通行碼均予以認可,憑在當地申領的健康通行碼,參照內蒙古健康卡二維碼使用規則,“亮碼”或“驗碼”后,給予綠碼互信通行,不設置其他限制條件,無需隔離14天,對顯示“紅、黃碼”人員按相關要求落實管控措施。健康通行碼失效后,可繼續申領原省(區、市)健康通行碼,也可申領內蒙古健康卡二維碼。
並且,一個手機號碼可以為家裡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未成年的孩子申領“健康碼”,申領時需對申領人進行身份信息實名認証﹔疫情期間使用“健康碼”截屏打印無法使用,因為“健康碼”是一個動態二維碼,紅、黃、綠三色狀態是根據居住地、旅行史、健康狀況信息申報動態變化的,截屏或者打印無法保証結果動態更新。
“健康碼”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設計發放的全國統一標准的就醫服務卡,是保障城鄉居民實施自我健康管理的主要基礎工具,疫情結束后,“健康碼”還有更重要的用途。一是“健康碼”一次申領,終生有效,是居民獲得醫療衛生健康服務的載體,也可以通過健康碼查閱自己的健康信息記錄。二是“健康碼”取代了醫院自行發放的“就診卡”,在全區旗縣級以上醫院不用再領醫院發放的“就診卡”,居民使用“健康碼”就可以就診。三是“健康碼”可以跨盟市、跨醫院通用,居民申領的健康碼在全區范圍內互通互認。四是使用健康碼更方便,居民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一個二維碼(健康碼)獲得診前預約挂號,診中做檢查、取藥繳費,診后健康管理等服務,其他便民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