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劉曉輝就全區稅務系統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我們知道,國家稅務總局自2014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以來,今年已是連續第7年了。今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情況如何?有哪些特色亮點舉措?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
劉曉輝:今年的“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自治區稅務局在當前特殊形勢下,積極響應國家稅務總局號召,以“戰疫情促發展 服務全面小康”為主題,聚焦抗疫情、促發展,連續第7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今年的“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我們在對照稅務總局措施基礎上,推出了4大類24項82條措施,新增了包括優化電子發票代開系統、拓展自助辦稅終端功能、推廣社保費繳費憑証等內容的8條具有內蒙古特色的舉措。這些措施既是對稅務總局“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有關要求的細化和拓展,又是對自治區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響應與落實,可以概括為“四個緊扣”:
一是緊扣支持疫情防控幫扶企業紓困解難。運用信息化手段,主動出擊,精准輔導,突出抓好支持疫情防控稅收優惠、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等政策落實,大力簡化辦稅繳費流程和資料,確保納稅人、繳費人應享盡享。
二是緊扣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優化征管方式,針對各方關切推出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調整定期定額等措施,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進一步擴大“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比例,擴大“銀稅互動”受惠企業范圍,盡全力降低企業辦稅成本,幫助企業以納稅信用降低融資成本,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三是緊扣切實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瞄准痛點堵點難點,精准施策,更深層次運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辦稅繳費服務智能化,讓更多的事項不僅能網上申請,還能網上辦結,甚至“秒得”辦理結果。深挖稅收數據價值,准確定位納稅人需求,提供有差別的應需服務,大力推進遵從引導精准化。嚴守納稅服務規范,統一納稅服務操作要求,大力提升基礎工作標准化。協同上下內外資源,積極探索稅收治理社會化,方便納稅人就近辦稅繳費。
四是緊扣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既有鞏固拓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成效,支持實體經濟、消費增長、創新驅動等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工作的措施,又有圍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搶抓國家戰略機遇,積極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拓展呼包鄂烏協同發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發展改革成果,打破區域“壁壘”,暢通服務“瓶頸”,助力打贏三大攻堅戰特別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稅收支持舉措。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稅務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助力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劉曉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稅務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和對全區經濟運行狀況的影響。全面梳理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支持防控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等優惠政策,著力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范圍,進一步完善便利化舉措。
在稅費優惠政策方面,截至目前,針對支持抗擊疫情和鼓勵復工復產,國家和自治區政府已先后分三批推出優惠政策。這三批政策指向明確、各有側重。
第一批政策主要聚焦疫情防控工作,目的是第一時間將政策送到抗“疫”前線。這批政策共12項,既注重直接支持醫療救治工作,對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取得的臨時性補助和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又注重支持相關保障物資的生產和運輸,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其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對納稅人提供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運輸收入免征增值稅﹔還注重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資助和支持疫情防控,允許應對疫情的捐贈在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前全額扣除、對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教育費和地方教育附加。
第二批政策主要聚焦減輕企業社保費負擔,目的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增強其復工復產信心。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中小微企業實施不超過5個月的免征,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實施不超過3個月的減半征收。
第三批政策主要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目的是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助其渡過難關。這批政策共3項:一是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省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征收率由3%降至1%﹔二是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三是對受疫情影響發生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重大影響的中小企業,部分或全部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在便利化舉措方面,我局在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基礎上,聚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服務自治區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送政策問需求。對支持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和自治區出台的稅費優惠政策,通過我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i稅服務平台、網絡納稅人學堂等渠道,以網絡直播、微課、微視頻、動漫提示等形式向全區納稅人、繳費人開展廣泛政策宣傳輔導。利用電話、短信、微信、i稅服務平台等方式對全區符合疫情防控優惠政策的近30萬戶各類納稅人,就優惠政策、辦理流程、辦理渠道等進行精准的推送提示。對已復工企業,特別是25戶生產、轉產疫情防控物資設備的企業利用電話、短信、微信、i稅服務平台等方式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政策宣傳和辦稅輔導,征詢涉稅訴求。
二是延征期防聚集。啟動全系統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向納稅人發布《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辦稅繳費服務提示》,從申報納稅繳費業務、發票業務、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業務、現場辦理業務、咨詢服務等五個方面進行提醒。針對二月份重點防控時期,連續兩次延長征期,並對受疫情影響確實在征期內無法正常辦理申報的納稅人提供容缺式辦理延期申報手續,在依法辦理和延期申報后免於加收滯納金、免於行政處罰等。根據疫情形勢發展,將三月份征期延長至3月23日,方便納稅人辦理涉稅事宜,給予納稅人充足的申報期間,有效避免辦稅服務場所人員聚集。
三是盯電話保暢通。主動向納稅人公開納稅咨詢、稅收違法行為舉報等六類公開電話。隨機撥測、及時更新,確保工作時間六類對外公開電話暢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保障納稅人和繳費人咨詢有答復、答復要准確、反饋有響應、監督有渠道。
四是非接觸網上辦。積極推行“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服務。全區202項“非接觸式”業務均可在內蒙古自治區電子稅務局進行辦理。2月初以來,全區累計辦理網上業務199.8萬筆,網報率達到99.21%,網上辦稅繳費已成為納稅人、繳費人“首選”。對確需到現場辦理稅費事項的納稅人、繳費人,主動推行預約辦、錯峰辦、容缺辦,營造安全放心、便捷高效的服務環境。
記者:國務院決定實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對於企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實惠。請問稅務部門如何確保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這些政策?
劉曉輝:近期國家出台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政策,是在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穩企業、穩就業的一項重大舉措。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正在會同人社、醫保等部門一起狠抓落實,確保企業在第一時間實打實地享受到優惠政策。
一是積極參與制發方案。我局第一時間與自治區人社廳、醫保局進行對接,通過深入研究、充分溝通,及時參與制定並聯合印發了內蒙古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實施意見和階段性減征醫保費實施方案。
二是簡並優化業務流程。目前,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局正在進行企業劃型工作,待劃型名單確定后,我局將第一時間在征繳系統中增加企業類型標識,后續還將根據社保經辦機構傳遞的緩繳備案信息在征繳系統中進行相應標識,對符合減免緩條件的企業,免填單、免申請,直接執行減免緩政策,以減輕企業事務性負擔,緩解資金困難。
三是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在自治區階段性減免政策發布后,我局第一時間通過門戶網站、微信、短信、i稅服務平台直播、辦稅服務廳公告等方式和渠道宣傳政策,回應企業關切。
記者:受疫情影響,企業在資金方面可能會遇到不小問題,我們稅務部門在加強企業信貸資金支持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劉曉輝:在支持企業信貸融資方面,我局主要是通過“銀稅互動”機制來發揮作用,依托內蒙古銀稅互動服務平台,與銀保監局積極行動,聯合自治區內各類金融機構及時推出“助力小微·共克時疫”銀稅互動服務,多方共同努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截至目前,已推出金融產品7個,為2139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7.49億元。
一是減環節增效率。將內蒙古銀稅互動服務平台中原注冊、認証、申貸、授權、查詢、獲貸六個環節進一步優化為認証、授權、結果推送三個環節,精簡率達50%,更便於企業快速操作和快速獲貸。
二是直連數通渠道。深度挖掘、拓展納稅信用信息的增值利用空間,充分發揮內蒙古銀稅互動服務平台稅務數據直接推送、貸款網上一站式辦理優勢,大力推動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及時創新推出雲義貸、雲稅貸、納稅e貸、銀稅貸、小微易貸、稅金貸、小微貸等線上金融產品,增強了“銀稅互動”普惠效能。疫情期間,內蒙古銀稅互動服務平台日均受理企業申請170筆以上。
三是強保障不斷線。通過線上遠程辦公、電話呼轉、單人現場值班等方式方法,實現內蒙古銀稅互動服務平台穩定運行、企業隨時辦理、客服有效接聽。及時輔導企業正確操作、督促金融機構審批,確保以最快速度完成貸款受理審批和授信放款。截至目前,通過電話、微信等應答服務3500余人次。與此同時,及時向16.5萬戶平台用戶推送稅費優惠政策、疫情防控知識等17次,為企業用好用足政策、做好疫情防控和加速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指導。(記者 阿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