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內蒙古消費維權新格局 公安機關打擊侵權假冒進行時

——專訪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樹泉

賀茂杰 張聿修

2020年03月13日13:16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編者按:

當前,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放心消費環境的期盼持續迫切。隨著消費新時代的來臨,消費維權工作也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挑戰。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0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凝聚你我力量”,旨在凝聚社會共識,發揮消協平台型組織共治力量,推進消費維權機制健全完善﹔凝聚消費者共識,發揮消費者監督力量,增強消費者參與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凝聚經營者共識,發揮行業自律力量,推進落實經營者第一主體責任。

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特邀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共話內蒙古“3·15”消費維權新格局。

本期專訪邀請到了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樹泉。打擊侵權假冒對淨化市場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多措並舉,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樹泉接受人民網專訪。賀茂杰 攝

有力打擊侵權假冒,取得新成效

2019年以來,自治區公安廳在自治區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和公安部的有力指導下,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工作主線,按照廳黨委“政治第一、群眾第一、基層第一、民警第一”工作理念,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侵害群眾利益的侵權假冒違法犯罪,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取得了新成效。公安廳組織全區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進出口領域知識產權和跨境制售侵權假冒商品違法犯罪,全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營造了良好環境。2019年8月,自治區包頭市公安局聯合浙江、山東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向“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制售假冒重型汽車案,搗毀犯罪窩點3處,查獲假冒注冊商標500余張,有力的維護了我國知名企業的品牌形象。

在專項打擊上取得了新成效。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下,公安廳組織全區公安機關先后開展了打擊侵權假冒“春季攻勢”“淨網2019”“昆侖”等專項行動,共破獲各類犯罪案件12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65名,打掉團伙20個,搗毀窩點28處,涉案金額8.8億元。此外,公安廳還積極配合兄弟省市開展專項行動,成功協助上海市公安機關在呼和浩特市搗毀假冒注冊商標案生產窩點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扣押假冒國際品牌愛馬仕、酷奇、LV羊絨圍巾2.4萬條,涉案金額1.25億。

在強化協作配合上取得了新成效。全區公安機關積極加強與市場監管、工信、農牧、商務、網信辦等部門協作配合,形成了打擊侵權假冒犯罪的合力。2019年以來,全區公安機關聯合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共清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300余家,破獲了一批假化肥、假種子、假煙等案件。

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新成效。在簡政放權、打擊犯罪、規范執法、安全防范、警企共建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三十條具體舉措。在交通、出入境、治安等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了營商環境,依法保護了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釋放了市場主體活力。

在提升隊伍實戰能力上取得了新成效。公安廳把大數據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斗力生成新的增長點,推進“北疆雲·智慧公安”建設,打造“數據警務”,推動警務運行機制改革,積極向科技要警力、向改革要戰斗力,極大提升了公安隊伍打擊侵權假冒犯罪的實戰能力。

嚴打疫情防控期間違法犯罪活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安廳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嚴厲打擊在疫情防控期間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依法嚴厲懲處制售假冒偽劣疫情防控產品的違法犯罪。疫情期間,公安廳嚴厲查處非法經營、虛假廣告等經濟犯罪,重點打擊違反國家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經營犯罪活動。全區公安機關共破獲擾亂市場秩序案4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人,涉案總金額2254.41萬元。其中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涉案總金額73萬元,查扣假冒偽劣口罩14.3萬個。

依法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疫情期間,公安廳針對不法分子利用防控物資供需矛盾突出,實施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積極部署全區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戰果。全區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186起電信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8人,涉案總金額1426萬元。呼倫貝爾、錫盟公安機關先后破獲2起特大虛假售賣額溫槍網絡電信詐騙案﹔包頭、赤峰、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巴彥淖爾等地先后破獲特大虛假售賣口罩電信詐騙案,有力的震懾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

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疫情期間,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共查獲野生動物案件27起,其中行政案件23起,刑事案件4起,收繳野生動物340頭(隻),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7人。

共建消費維權新格局,公安機關在行動

2020年自治區公安廳要充分發揮公安機關“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穩定”的職能作用,與相關部門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和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推進與行政執法部門緊密銜接和警企協作。進一步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協作配合,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促進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執法協作。深化警企合作,依托電子商務大數據,提升對侵權假冒犯罪監測預警、風險防范、線索發現和精准打擊能力。

深化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專項打擊。全區公安機關以“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斬鏈條”為目標,嚴厲打擊在線銷售侵權假冒商品、虛假廣告犯罪。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打擊農村牧區市場侵權假冒犯罪,淨化農資市場環境。深入開展“清風”行動,嚴厲打擊進出口環節侵權假冒、跨境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等犯罪。深入開展“昆侖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在知識產權領域重點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等犯罪,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疫情防控產品犯罪,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公安部《公安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企業群眾60項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在產權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綜合施策,全面落實國家降稅清費減負政策,清理廢除妨害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和做法,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加強宣傳防范。圍繞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等重要節點,全區公安機關聯合市場、稅務、金融監管等部門採取網上與網下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結合等方式,深入宣傳侵權假冒等違法犯罪相關法律法規,及時曝光典型案例,揭露犯罪手段,提高全社會識假防騙的意識。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