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题

通辽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为民解忧有“绝招”

2023年01月29日10:40 |
小字号

从源头预防到前端化解、从部门联动到多方协同、从六规范到五上墙……内蒙古通辽市按照“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管理优势,不断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为防范劳动关系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重要的基层作用。

“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就相当于盖房子打地基,基础打牢了,各方面工作也就打开局面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咱们这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发挥的作用可不小,在实际工作中帮群众解决了不少烦心事。比如科尔沁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还获得了‘全国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称号,这也是通辽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排头兵。”通辽市人社局仲裁信访科科长高双云说。

通辽市现有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617家,为当地群众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人民调解、法院诉前调解、信访维稳调解、心理咨询等多项服务内容,形成了集多元调解于一体、各部门互动衔接的大调解格局。为了充分发挥其在基层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通辽市以社区网格为载体,街道、社区调解中心挂牌对外服务,高标准设立接待服务大厅、综合调解室,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包括熟练掌握劳动法相关知识的街道调解员、热心群众组成的“金牌调解团队”以及法官、律师、仲裁员组成的专业调解员,同时还充分发挥调解员、网格员的双重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各司其职,全面、全员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告知引导、调解登记、调解处理、督促履行、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等多项工作,有效维护劳企双方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将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最初。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为矛盾双方架起‘连心桥’。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面对面、讲清楚、说明白,既有地方讲理又有人给评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百姓舒心了,工作人员也省心了。”通辽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品华说。

据了解,通辽市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组建率达100%,实现了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大中型企业基层调解组织组建率达80%,基层调解组织组建率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一。2022年,通辽市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280件,结案2275件,结案率99.78%,调解成功率77.16%,仲裁终结率80.66%,线上办案率100%,为当事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576.93万元。(王海霞)

(责编:张聿修、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