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大漠深处的幸福列车

2021年04月25日08:59  来源:内蒙古日报
 

  高铁时代,这趟平均时速约72公里的K7911/7912次列车似乎显得格格不入。然而,作为阿拉善盟与外界连通的唯一一趟旅客列车,它的开行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大漠深处的农牧民来说,这更是一趟通往幸福的列车。

  4月上旬,一对蒙古族夫妇刚坐上K7912次列车便四处询问:“我们想找那个戴眼镜的乘务员,会说蒙古语,笑起来特别甜!”

  这对蒙古族夫妇口中“笑起来特别甜”的乘务员,就是K7911/7912次列车乘务员王晓红。

  由于这趟列车上的蒙古族旅客比较多,所以每个班组都配有一名会说蒙古语的乘务员。4年前,会说蒙古语的王晓红主动请缨来到这趟列车上。自那时起,只要王晓红在,列车上不时就会响起广播:“旅客朋友们,本次列车提供纸杯、针线、周边地图、晕车药、针线包等,有需要的旅客请联系乘务员王晓红。”

  为了更好地服务蒙古族旅客,王晓红还编写了《乘务蒙语一本通》,利用休班的时间教乘务员们学习蒙古语。现在,大家基本上可以用简单的蒙古语介绍车厢、座位号,引导旅客上下车。

  对于当地农牧民来说,这趟列车不仅是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更是外出就医的“救护车”。

  额济纳旗医疗条件有限。这里不通火车时,病患就医很难。以前,想去呼和浩特要先坐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到几百公里外的银川或酒泉,然后再坐一宿火车才能到。

  自2010年11月这趟列车开行后,当地农牧民去呼和浩特、北京等地就医方便多了,该趟列车也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草原“120”。为更加方便旅客出行就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联手额济纳旗政府、额济纳旗红十字会,在列车上开辟绿色生命通道,配备轮椅、担架、颈托、三角巾等常用医疗急救器材,并对乘务人员进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提升救护与服务能力,为患病农牧民赴外地就医提供“一站式”服务。(记者 康丽娜)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