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农牧民外出务工 扶上马再送一程

2021年02月26日12:27  
 

“我到江苏南通了,你看,这就是我上班的地方。这边也太暖和了,花都开了。”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宝龙山镇毛敖海套布嘎查的白宝连正在和家人手机视频。

41岁的白宝连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这位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子,春节前在当地人力资源机构的直播平台上,看中了焊工这个岗位。每个月6000至上万元的工资,着实让他动了心。经过与家人商量,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正月初八,白宝连就坐上了公司提供的免费专车,来到了江苏南通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当焊工,每天330-390元,一周发一次工资,一个月咋也能挣8000多。我是来对了!”白宝连用他并不流利的汉语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

为了帮助像白宝连这样的农牧民找到合适的工作,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配备蒙汉兼通的教师来教授理论课和实操课。“先把政策讲透了,再根据农牧民的年龄、性格、特长、健康情况等自身条件,来搭配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如果他对这份工作不满意或不适应,那就进行二次、多次调整,直到达到‘科学匹配、人岗相宜’的目的。这样他才能干得舒服,也能干得长久。”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牧民工科科长高航介绍,通辽市2020年有40多万农牧民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转移就业,其中稳定转移就业35.7万人。

通辽市不仅在农牧民工“输得出”这个关键环节上打牢了基础,更强调做好后续跟踪保障服务,确保稳得住人心和岗位,真正实现稳定就业。

“白宝连就是我们公司介绍他到江苏工作的。从前期帮他选岗位、联系专车、做核酸检测,再到办工资卡、做体检、签合同、分宿舍等一系列服务,都是我全程领着他。”内蒙古卓冠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木图一边帮白宝连办手续一边说。木图是卓冠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专门配备的蒙汉兼通管理人员,全程跟踪对接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各项工作。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选派了专职驻厂管理员,负责农牧民入职后的保障工作。

“比如他要去医院看病、想提前借工资、请假、调岗这些事,还有不习惯当地饮食、经常想家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帮忙解决。你别看这些是小事,其实挺影响心情,让他们没法安心工作。”木图说。

通辽市针对以往“输得出”“留不下”的现实问题,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在输入地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选派专职驻企人员,以及劳动保障协理员动态反馈、劳务输出服务中心统筹协调等措施,持续提供跟踪和维权保障服务,确保农牧民稳就业。

“通辽市已经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劳务集中输入地建立了6个服务站,大多数人力资源公司都在重点企业选派驻企人员提供全过程服务,还有近2000名嘎查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定期与本村外出人员进行电话或视频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向旗县市区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反馈。我们市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根据这些情况来进行统筹协调,对不按时支付工资、承诺的福利待遇不兑现等问题,及时与用人单位、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司法机构协调,全面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辽市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主任邵志勇说。

从千方百计帮助农牧民走出去,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再到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还有专人来解决。通辽市打造的农牧民转移就业“全链条”服务模式,着实让农牧民享受到了人社政策带来的福利。

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的李海龙,去年通过镇里劳务输出办公室的牵线搭桥,到安徽省合肥市海尔冰箱工厂上班,月工资近6000元。李海龙的稳定就业和高工资,让老母亲既欢心又安心。本来是盼望着儿子过年回来一起庆祝,没成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儿子响应号召留在合肥过年了。正当老母亲为此事愁眉苦脸时,通辽市委常委、副市长方玉东带队,给她送来了春节大礼包。还坐在李海龙家炕上与老母亲拉家常,详细了解李海龙的工作情况、母亲的身体状况以及家里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情况。李海龙的母亲心里暖暖的,千里之外的李海龙更是感动。

春节前夕,通辽市对部分未返乡农牧民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家庭送去温暖和关爱,就是让在外务工的农牧民安心、放心。

2月15日,通辽市开通了2021年农牧民工就业直通车,首批152名农牧民,乘坐专车赴青岛、南京务工。出发前,通辽市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开展了岗前培训,介绍用工企业的工资标准、工作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重点解读了劳动合同、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内容。

“从正月初四开始,每天都有专班陆续向外输送,300-500人不等。通过‘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服务,采取‘专人、专车、专线、专厂’的方式,把农牧民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高志峰说。(王海霞)

(责编:赵梦月、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