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儿河畔好风光 蒙能集团兴安热电公司“家厂情怀”文化为企业发展赋能

2020年10月26日21:07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当人们的目光掠过祖国东北的版图,会看到一条清晰标示的蜿蜒河流,那就是洮儿河。

蒙能集团兴安热电公司全景

金秋十月的洮儿河,芦花如雪,风姿绰约。坐落在清波碧浪的洮儿河畔的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安热电公司,无论是穿梭在整洁文明的生产区,还是漫步在绿树成荫的生活区,总能感受到这个企业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总能在不经意间被和谐共为的心态、奋发进取的精神所感染着。

以打造“家厂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家厂情怀”企业文化的深入推进,正成为助力兴安热电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密码。

“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灵魂的再造,要驾驭这个大课题,必须知道这两个字的历史含义和分量。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是一片英雄的土地,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

70年过去了,这片红色的土地再次沸腾。2016年1月22日,兴安热电公司2号机组继水压试验、锅炉点火、汽轮机冲车一次成功之后,一次并网成功。连同2015年已经投运的1号机组,这个2×34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对于“消灭”供热燃煤小锅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让乌兰浩特这座草原红城又增添了“绿色”元素。

“由于市场和行业等各方面的竞争加剧,文化竞争就成为目前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和新突破口,一个企业要想稳固市场地位,保住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建设全体员工情为企业系、事为企业谋的高质量、全面的企业文化体系。”说这话时,兴安热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宁深情炽烈。

2017年,在对市场形势客观审视和对内部情况细致分析后,兴安热电公司深植“家厂命运共同体”,打造“家厂情怀”企业文化,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建设安全、绿色、和谐的兴安热电,文化的感召如同兴安热电人心中流过的洮儿河一样,清亮而深邃。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企业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涂亮“厂”的“家”底色。

兴安热电公司不断探索和提炼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发展活力,通过渐进式的“厂有家情、厂有家爱、厂有家境、厂有家乐”机制建设,将文化繁衍而生的活力转变成一种惯性,源源不断地催化企业动能。

坚持内化于心,提炼弘扬“家厂情怀”理念。兴安热电公司用文化理念来引领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共建和谐企业的强大思想动力。深入挖掘“家”的本质属性中与之相适应的“和谐和睦、互助友爱、包容尊重、责任共担”的文化内涵,深入开展领导班子与职工群众“点对点、心连心”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提高一线职工待遇、设立董事长奖励基金等途径,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企业的诚心换来的是员工爱厂如家的真心,在员工中形成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责,关心企业利益、维护企业荣誉、致力企业发展,企业与员工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2017年以来,累计完成创新成果200余项,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价值5000余万元。在“比、学、赶、超”创新氛围的熏陶下,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尽责奉献的“人”系列榜样,“铁人”刘鹏杰、“强人”任学婷、“能人”张孝东……

坚持外化于行,把企业建设成为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投入近50万元用于美化厂区环境,增加消防安全设施,为职工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投入40余万元完成了公寓楼改造、办公场所优化升级,持续改善职工生活环境。推进“学习讲堂”“道德讲堂”建设,不断完善图书室建设,图书室藏有各类图书3200余册,成为职工的“精神食粮”。建立“倾听小屋”,为职工解压消烦提供平台,打通企业与职工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成立了网球、游泳、乒乓球等15个协会,投入38万元购买各类体育器材,广泛开展培训、比赛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让职工生活得更体面、更幸福,激发职工的内生动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黑土地滋养的兴安热电儿女,把“家厂情怀”文化底蕴所迸发出的奉献情怀,深深镌刻在洮儿河畔。

随着蒙能集团“大干100天”号角的吹响,兴安热电公司在“家厂情怀”文化的引领下,正向着“保民生、保电量”的目标全速奔跑。洮儿河沿岸不再寂静,熟悉的旋律复又奏响。

“我们在‘家厂情怀’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转变就是安全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安全意识和设备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家厂命运共同体’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作用,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生产领域的各种风险,从而达到用自身对设备和安全的责任来保证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平稳局面。”兴安热电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俊峰如是说。

10月13日,电蓄热设备正式投运,该设备的成功投运,使兴安热电公司成为蒙能集团下属发电企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投运将对电网调峰“移峰填谷”起到积极作用。电网深度调峰电量较少时,可利用多余电量为电锅炉加热,电锅炉将热能储存作为供热源循环使用。如此将低谷时期的“余电”转化为热能,有效避免了机组因深度调峰低负荷而出现运行不稳定的风险,不仅降低了供热能耗,又减少了电量损失。

在“大干100天”活动中,在实现预定利润目标的冲刺中,兴安热电公司大力加强“思想认识能力、政治能力、业务能力、生活能力、约束能力”等五项治理能力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对标,历经6个多月的修改、完善,形成《兴安热电公司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4.0)》,涉及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考核标准、管理流程标准等多个方面,对1351项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规范框架。

虽然时值深秋,乌兰浩特却已提前步入“冬季”。走进兴安热电公司标准化换热站,企业标识醒目,管道介质流向按照国标要求标画清晰。为保障供热安全稳定,该公司2019年投资3900万元,对1号机组进行了高背压供热技术改造,2020年新建电储能供热工程,并于今年9月完成电蓄热项目的调试,2号机组作为供热备用容量,使供热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供热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巩固。同时提前做好燃料储备工作,千方百计签订燃料保供长协合同,提高燃料储量,保障供热安全稳定。

“按照公司领导把22℃作为供热标准化室温,不允许有一户群众冬天受冻的要求,目前,供热范围内的37座换热站、46公里供热管线、56台换热机组、56台自控系统完好率达到100%,供热参数全面达标。”副总工程师冯海龙说。

一桩桩,一件件,事实是那么生动;一个个,一行行,脚印是那么扎实。当这张由汗水、心血、魄力和创新构成的发展图景矗立如厦并继续向远方延伸的时候,“效益热电、安全热电、绿色热电”的企业目标还会远吗?(李文利 郭铁强)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