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巴雅尔:一位牧民演绎的精彩故事

2020年08月17日20:52  
 

正值春光明媚的五月时节,鄂前旗大地一片绿意盎然,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因为一个叫孟克巴雅尔的人和他家的牧家乐,我们慕名而来。行走间,忽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马头琴声,时而悠扬,时而激昂。同行人员告诉我们,孟克巴雅尔家的“牧家乐”到了。循着琴声,我们看到阳光下一座座蒙古包显得格外醒目。走进其中的一个蒙古包,“牧家乐”的主人孟克巴雅尔夫妇和厨师都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话题便从他家的牧家乐说起,由此引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不服输的闯荡“劲儿”

孟克巴雅尔是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牧民,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放羊。尽管从小就和羊打交道,但由于不懂科学养殖技术,也没有发“羊财”,因为兄弟姊妹多,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分家另过后,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小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孟克巴雅尔意识到,自己由于没有学到科学技术及文化,吃尽了苦头。现在,孩子大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想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自己就必须要多挣钱,从不服输的他暗暗下了决心。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孟克巴雅尔像往常一样在草原上放牧,有6名游客找到他问家里有没有住的地方,他便带游客回家,还准备了晚饭。“我记得好像是天太晚了,游客太累了想休息,到处找住处没有找到。”孟克巴雅尔说。6名游客来自陕西西安,孟克巴雅尔把他们带回家后,准备了奶茶、酥油、羊肉。“第二天他们走的时候要给我钱,我说我们这里到家里吃饭住宿都不收费的,但是游客还是留下了一千元钱。”孟克巴雅尔说。当时游客离开前建议他开一个牧家乐,专门接待游客体验当地民俗。这是孟克巴雅尔第一次听说“牧家乐”这个词,他看看昂素大草原深处的家,想着哪有人会跑这里来住宿,就没当回事。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西安打来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孟老板,我们要去昂素草原旅游,想去你家住宿。”孟克巴雅尔懵了,“就这么变成老板了?”“我当时接电话特别害羞,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只能说好,告诉他们位置。”孟克巴雅尔说道。后来孟克巴雅尔了解到,之前的游客离开草原后,将草原的美景、他家的餐饮、住宿和联系方式都发在了网络上,他也就这么一夜之间成为了“老板”。借着这次偶得的机遇,头脑灵活的孟克巴雅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建了一个蒙古包,借势而上,于2012年,创办了昂素镇第一个草原牧家乐接待点,由于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夫妻俩起早贪黑,精耕细作,不断升级改造。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2年8月初到9月底,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净挣了1.5万元。这些收入对于孟克巴雅尔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尝到甜头后,孟克巴雅尔更加努力了,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牧家乐。

孟克巴雅尔说“改变生活现状不能只想‘等、靠、要’,只有自身努力发展,才能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的生活日益改善,成功走上了牧家乐之路,成为全嘎查致富的带头人。

牧家乐的文化“味儿”

在政府的支持下,孟克巴雅尔对“牧家乐”不断进行扩建和提升,2014年注册了鄂托克前旗“草原情歌牧家乐生态园”,规模较以前扩大了好几倍,现拥有150平方米的平层别墅,3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展厅、生活体验区、小型超市,同时容纳300人就餐的1个大蒙古包,还有3个小蒙古包、2条凉亭走廊和400平方米的篝火场地以及体育活动场地、标准水冲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接待户。孟克巴雅尔的草原情歌牧家乐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用文化点睛牧家乐各个环节。秉承“吃牧家饭、品牧家风、览牧家景、传承文化”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草原风光、民族餐饮文化、歌舞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了四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游客进入其中,不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民族风情,而且通过活动,体验到蒙元文化的无限魅力。

“牧马人家”蒙古包内,放置的是马文化的用具,可以了解各自的用途;“奶香飘舞”蒙古包内,放置的是奶食品及制作工具,可以尝试现场制作奶食品的乐趣;“天籁之音”蒙古包内,放置的是民族乐器,可以现场演唱互动,享受民族歌舞的美妙;“蒙古汉子”蒙古包内,放置有蒙古族摔跤服饰,换上服装可以比试比试,一较高低。同时,还组建了“亲兄弟组合”,为游客提供民族歌舞及乐队伴奏、游客互动卡拉OK、草原书屋看书、篝火晚会等,成为一处集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住宿、民族文化传承为核心的牧家乐,博大精深的文化赋予了牧家乐魅力和活力,凸显出其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成为游客追逐体验的归宿。

草原情歌牧家乐力求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做“靓”、在提升文化品位上做“特”、在旅游项目上做“精”,让“文化+旅游”相融相盛,绽放出多彩魅力。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深得广大游客的喜爱,除鄂尔多斯周边旗区、山西、陕西、宁夏等省区外的游客,还吸引了国内南方及蒙古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游客,且游客数量逐年增加。

智慧牧民的“爽劲”

孟克巴雅尔将草原情歌牧家乐生态园着力打造成为既是民族风情浓郁的主题乐园,又是周围党员、牧民的“心灵驿站”。建有藏书近千册的草原书屋、红色文化展厅、农牧民讲习所。发挥党员中心户、示范文化户的示范引领作用,经常组织党员在这里活动与学习,提升素质,成为提升党员带领农牧民致富能力的“加油站”。孟克巴雅尔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的受益者之一,昂素镇首个“农牧民讲习所”走进了他家的蒙古包,牧民们经常来这里读书看报、学习政策、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技能。孟克巴雅尔联系服务党员、牧民15户,联系服务区域达50多公里。

孟克巴雅尔还通过手机APP接入“草原电子眼”系统,足不出户就能动态监测草原植被覆盖度、牧草长势和生产力变化情况,还可以一键查询农牧户信息。在孟克巴雅尔的草原情歌旅游接待点,不仅可以轻轻点击鼠标参观数字化牧场,还可以全程参与炒米、蒙古包子等传统美食的制作,广泛参与、真正实践是孟克巴雅尔牧家乐能成为红色教育培训实训基地的首要条件。草原情歌旅游接待点被确定为红色教育实训点后,不仅圆了孟克巴雅尔“向更多人传播、传承民族文化”的心愿,还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近两年,他的牧家乐接待了10余个研学培训班,光这一项就收入5万多元;再加上他售卖的奶皮子、炒米、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收入比前两年翻了一番。孟克巴雅尔家成为典型的新时代农牧区小康户,也是智慧党建示范牧户、科技示范户、市级文化示范户。

同致富的仗义“豪气”

孟克巴雅尔抓住红色教育实训基地和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开始实施品牌战略,申请注册了“糖素格呼德”商标,自己生产的肉食品、奶食品、炒米统一使用这个商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卖个好价钱,让草原情歌牧家乐生态园发挥文化旅游产品整合衍生功能,真正实现让文化“美起来”、让旅游“兴起来”,让产业“强起来”的目标。

他规划并提出了“党员中心户+协会+牧户+基地+旅游+文化”的良性发展模式,通过自己不断探索和成功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让他成为党员中心户带动周边发展的典型和样板。他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牧家乐旅游协会,组织制作雕刻、蒙古刺绣等各类艺术品,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促进民族手工艺发展,带动牧民抱团发展。2019年,他举办了“什拉米丰收节”一炮打响,节日期间就销售什拉米2万斤。今年他将继续把这个活动延续下去,为此,自家种植了600余亩什拉米,不仅传扬名气,更为了延长和拉动产业发展。他将草原情歌牧家乐生态园打造成一个“红色+绿色+景点+牧家乐”文化旅游景区,时代气息与民族特色相融、生态魅力与草原特色相应,度假观光与休闲娱乐相伴,为人们了提供一处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调整心态的静谧舒适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市场认可度高、带动消费需求明显,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被市旅游局授予“牧家乐旅游典型示范户”。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来客,近两年来,每年接待游客在1.5人次左右,年营业额达180多万元。

孟克巴雅尔作为一个依靠自己双手先富起来的致富带头人,始终不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始终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牢记着共产党员初心,“在扶贫路上党员就要冲在前,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能漏掉一户”这是孟克巴雅尔坚守的信念。

孟克巴雅尔安排周围7户邻居在自家的牧家乐就业,有30多户牧民在牧家乐销售羊肉、奶食品、炒米等农畜产品,而且高于市场价,每年销售额达30多万元。他还建立了牧民超市,一方面方便游客购买当地的土特产,另一方面可以让牧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农畜产品,一举两得,牧民超市的销售额有时超过牧家乐餐饮的收入,孟克巴雅尔信心满满的说:“通过牧民超市把家乡的东西带出去,传扬开来,让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我的心愿”。也正是这份初心,在脱贫攻坚中,孟克巴雅尔更是冲在先、走在前,他优先帮助两户帮扶的贫困户销售畜产品,安排他们在牧家乐就业,并将两个蒙古包的住宿收入全部给了两户贫困户,帮扶两个国家级贫困户实现了精准脱贫。

如今,孟克巴雅尔已成了嘎查牧民和身边党员的方针政策宣传员、党员活动组织员、牧区建设示范员、矛盾纠纷协调员、党群干群联络员、致富帮困指导员,引领昂素牧民形成了以民族风情浓郁的特色饮食和草原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嘎查产业发展新格局,得到了嘎查牧民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荣获全旗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市级百家十星级文明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自治区十佳文化户、全国最美家庭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党员中心户,自己闷声发财不是孟克巴雅尔的风格。他把自己关于发展致富的想法和思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邻居,他一直有一个目标——通过他的影响和带动,使周边的牧户以“牧户游”为主要增收致富方式,让他们都成为“幸福牧人”,共同富裕奔小康。(胡凤岗)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