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山清水秀 绿野飘香

2020年05月25日10:49  来源:学习强国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不断强化草原保护与建设,着力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篇章。

河湖长制让河湖“长治久清”

蓝天白云,绿野飘香。在这孕育着勃勃生机的季节里,北归的候鸟如约而至,白天鹅、银鸥等多种野生鸟类栖息在锡林河流域。它们的到来,打破了草原往日的宁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引颈高歌,时而闭目小憩,就像美丽的精灵一样在这片土地上流连忘返。牧民们说,这些年,随着草原生态越来越好,被吸引来的候鸟也越来越多了,它们现在已经成为草原的一道特殊风景,这些变化离不开政府对生态的重视,更离不那些长年行走在河湖畔的河湖长们。

锡林浩特市共有12条河流、5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河流5条、湖泊4个,季节性有水的河流7条、湖泊1个。河流总长度737.7公里,流域总面积24504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6.57平方公里。锡林浩特市最主要的河流为锡林河,其他大部分河流均为其支流。锡林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苏木的敖伦诺尔,全长304公里,全流域面积20852平方公里,锡林浩特市境内长度257.4公里,流域面积20441平方公里。

2017年,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锡林浩特市11个苏木镇场、街道办事处都相应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湖长制的日常工作。全面建立了市、苏木镇场(办事处)、嘎查(分场、居委会)“三级”长效责任体系,全市99名河湖长全部上岗履职。市河长办印发了《锡林浩特市河湖长巡河湖制度》,加强各级各段河长履职尽责,做好巡河工作,实现河湖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解决”,在巡查调研过程中,需认真填写《河湖巡查记录表》,及时整理归档,做到一事一表,巡查留痕,确保巡有记载,查有依据。截至目前,市级河长巡河41次,苏木级河长巡河579次,嘎查级河长巡河192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共计12起,全部解决完成。

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拆除卧龙泉段违建水坝,拆除3号人工湖临时挡水坝,清理土方1632立方米,对水库上游水文站处河道进行疏通,并及时采取了植被恢复及围封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跨区域流域治理保护综合协调能力,锡林浩特市政府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乌珠穆沁旗分别签订锡林河、伊和吉林郭勒跨区域共管联动协议,建立“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治”区域共管合作关系,强化了锡林浩特市跨区域流域综合协调治理保护能力。此外,还开展了多部门联合执法2次,对河湖进行了治理和保护。

河湖水质聘请有资质单位对锡林浩特市境内有水河湖的11个监测断面开展了水质监测工作,水质均达到V类及以上。

多措并举为草原生态撑起保护伞

一场雨后,牧草又长高了。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那仁宝拉格嘎查牧民娜仁图雅站在自家草场上,瞭望远方,满眼的绿色令她充满了喜悦。禁牧期过半,如往年一样,经过休养的牧草长势喜人。娜仁图雅说:“草原是我们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与我们息息相关,记得刚实行禁牧休牧时,有些牧民很不情愿,但现在,看着草场一天天地改善,羊群的体质不断增强,大家都尝到了禁牧的好处。”

2011年,锡林浩特市启动实施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涉及面积2027万亩,其中,禁牧区462万亩,草畜平衡区1565万亩,五年共发放资金2.8亿元。2016年,锡林浩特市启动实施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涉及面积2086.98万亩,每年补助奖励资金11035.9万元,截至2019年底,共发放补助奖励资金4.21亿元。通过补奖政策的落实,2019年,牧业年度大小畜比核定载畜量159万羊单位低36万羊单位,与2015年相比压减45万头只。进一步减轻了草原承载压力,遏制了草原沙化、退化的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筑造绿色生态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推进春季休牧,让草原得到充分休养生息。根据全盟统一安排部署,每年4月10日至5月10日,对全市境内牛、羊、马全部实行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休牧期为30天,补贴标准为每亩0.75元,8个苏木镇场草畜平衡区,休牧补贴面积共1807.13万亩,年发放资金1355万元。此外,市政府于每年3月下发《关于实施全境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的公告》,指导各苏木镇场提前做好饲草料储备、疫病防治等工作,并对休牧草场进行返青期生产力监测,总结休牧成果、经验和做法。对严格落实休牧制度的牧户,财政部门通过“一卡通”一次性发放休牧补贴。对未严格落实休牧制度,存在偷牧行为的牧户,扣发补贴资金。牧户可在棚圈周围按每羊单位20平方米的标准(以草畜平衡核定的载畜量计算)设立牲畜舍饲场所,严禁以饮水、饲喂为由放牧。在休牧期间,对保护区核心区、水源地保护区、绿色通道等禁牧区进行围封管理,以此提升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效率,把依法禁牧作为保护草原资源的经常性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草畜平衡、生态奖补专项执法行动,设置举报电话,畅通牧民群众举报渠道,对违规者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此外,在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工作中,计划年内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和保护,加快退化草原的植被恢复。

以林业重点工程推动生态建设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锡林河三十公里景观带、重点区域绿化、城防林建设养护等多个林业重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南山森林公园、锡林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观,为城市增添花草树木品种丰富、环境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年组织盟市两级部门、企业和市民在义务植树基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以实际行动号召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到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中来,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2019年,共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200亩,其中城周边补植绿化660亩、城镇林补植绿化300亩、矿区补植绿化240亩。此外,还投资100万元,在城防林实施1万亩森林抚育工作,按批复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要求全部完成,完成率100%。

加强城防林后期养护及监管工作。在原有机场路、北外环道路两侧等养护区域的基础上,按照市委政府相关要求今年增加养护面积35000亩,包括207国道东侧、东山、307省道两侧等区域。为巩固城防林建设成果,年内补植各类苗木20万株。通过修坑、修枝、浇水、除草、病防等精细化抚育及对现有养护企业进行分片管理,强化监管,取得了很好的管护效果,并确保了造林保存率。此外,年内对全市各苗圃进行产地检疫,共检苗木4454.2亩;严查外调苗木双证,加强报检检查力度,严禁疫区调苗,共检调出种子104.05吨,苗木2.987万株。复检苗木535车次,共计287.5213万株,处理违规苗木1车退回苗木6车。防治松林落叶松毛虫面积0.6万亩,防治杨树烂皮病面积0.2亩,森林保险灾后治理有害生物面积1.3万亩。

锡林浩特市通过多年来对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系统的治理,实现了草原负荷减轻、森林草原植被逐渐恢复、生态整体改善。草原平均植被盖度和亩均产草量分别达到44%、62.24公斤,与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初期相比分别提高22个百分点、38.04公斤。草原植被恢复面积20万亩,牧草种类每平方米达到15种,优良牧草占比达到70%。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初期的0.26%提高到现在的5.47%,树种种类由单一的柠条、杨树、榆树等种类增加到樟子松、云杉、山桃、白桦、丁香、山杏等30余种。(伊荣)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