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出发 勾勒通辽旅游发展大美画卷

——访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徐浩涛

2020年04月26日16:24  来源:通辽日报
 

  “2020年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8处提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多的一次,让大家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全市两会期间,通辽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徐浩涛接受记者采访,就通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做出了回答。

  2019“成绩单”:接待游客9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9%

  2019年,通辽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9%,旅游收入达到249.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8%以上。铁路年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累计发送高铁游客130万人次,通辽机场年客流量首次达到110万人次,进入百万空港行列,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旅游发展“成绩单”。

  “近两年我们通辽的旅游人次,每年都保持在了20%左右的增速,在全区一直保持在前三位的水平。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近几年通辽基础设施的改善,比如说新通高铁的开通,机场基础设施的升级,都为我们带来了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机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通辽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变化,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进入高铁时代,巧借东风精准营销引客入通辽

  新通高铁的开通给通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到通辽旅游更加便捷,目前由沈阳到通辽一个半小时,由北京到通辽6个小时左右,吸引了大量游客。

  “借助高铁的开通,我们针对目前能够乘坐高铁到通辽旅游的这些城市人群,比如说哈尔滨、长春、大连、丹东、沈阳等客源地城市,做了大量的高铁营销。同时,我们从2019年开始重点推进了旅游专列的引进,一共引进了旅游专列27个,其中50%以上的高铁旅游专列,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带动了部分游客量。”徐浩涛说。

  另外,徐浩涛介绍,通辽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突出打造“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系统建设,满足了自驾游时代游客的不同需求,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各类文化旅游大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了通辽旅游形象品牌影响力。

  紧紧围绕新一年总目标,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业的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文旅部门一家的事情了,我们迫切的需要建立一种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推进机制。那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徐浩涛认为今年两会把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这项工作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高到市级层面来统筹推进,一定会对通辽未来几年的文旅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变化。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一季度旅游发展呈下降趋势。通辽市文旅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徐浩涛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文旅部门在若干线上平台开展一系列活动,全方位推荐、宣传通辽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项目,为疫情之后旅游业尽快恢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另外,为了帮助旅行社能解决疫情当下的困难,按照国家文旅部的要求,返还了全市旅行社80%以上的保证金,共是400多万,协调通辽市旅游协会免除了全市持证导游的会费。目前,正在积极地协调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

  “希望全市人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就近旅游,带动旅游业发展尽快恢复,把旅游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春天已经到来,疫情终会过去,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旅游发展的总目标,精准发力,全市人民攻克难关,今年,通辽市文化旅游产业一定能取得新的发展。(记者 王利平)

(责编:赵梦月、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