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贫困户变身致富“领头羊”

2020年04月26日14:07  
 

“那仁满都拉是贫困户脱贫的榜样,我镇自主脱贫的典范,他们夫妻二人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靠着党的优惠政策和自己勤劳肯干,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值得全镇干部群众学习……”说起那仁满都拉脱贫的故事,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党委书记康锐赞不绝口。

记者来到嘎鲁图镇萨如努图嘎查那仁满都拉家时,那仁满都拉和妻子正在羊圈里忙活着:给羊喂完草料后,又将已下羔的母羊和未下羔的母羊进行分群。

勤劳、朴实、肯干、有想法、内生动力足……经过交谈后,这是那仁满都拉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这几年通过养羊,他从贫困的“羊倌”变身成为了致富“领头羊”。

幸福的夫妻俩。孟根苏布德 摄

那仁满都拉的“羊倌”经历,还得从2005年说起,当年他娶了媳妇,因为没有房子,只能寄宿在叔叔家。虽然养着40多只羊,种着25亩玉米,但是由于家里生产条件差、担负外债等原因,日子越过越紧巴。

“由于没有足够的生产用电和水,那时浇地问题成了我们一家的‘心病’,不浇地的话,玉米收成就不好,玉米收成不好,养活那几十只羊也成了大问题,不夸张地说当时我们对电和水的渴望就像在沙漠里行走、干渴的人渴望有一杯清水一样。”那仁满都拉腼腆地说。

为了增加一点收入,那仁满都拉蹬着家里唯一的一辆三轮车,哪家需要雇人干活就去哪家,拉铁丝网、拉砖、拉煤、运垃圾……啥活能挣钱就干啥活。因为起早贪黑、干活不挑轻重、不按时按点吃饭,妻子阿日贡高娃落下心脏病、肠胃炎等大大小小一身毛病,常年不能断药。

就在那仁满都拉一筹莫展的时候,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好政策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希望。2016年,那仁满都拉经过精准识别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帮扶下,那仁满都拉新建了80平方米住房、60平方米饲草料棚和80平方米羊圈。

那仁满都拉家干净整洁的新房。孟根苏布德 摄

有了新房,家里的情况也日渐好转,但只有40多只绵羊的那仁满都拉不知道如何该规划下一步的发展。镇、嘎查、驻村工作队在与其交流中发现,那仁满都拉对养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就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还为他申请了产业帮扶资金,买了20只基础母羊。

“大家这么帮我,我不干就说不过去了。”那仁满都拉说,他下定决心要把羊养好,哪怕吃再多的苦。

2017年,通过镇政府、嘎查及驻村工作队的帮助,那仁满都拉家终于如愿以偿,通上了动力电,压上了自来水管,从此结束了靠天收庄稼、去邻居家储藏鲜肉的状况。同时,两个孩子上学也得到了5000元的教育扶贫资金,当年年底,那仁满都拉就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那仁满都拉家膘肥体壮的绵羊。孟根苏布德 摄

在政策支持和那仁满都拉一家勤奋努力下,那仁满都拉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没房住到干净整洁的新房子,从只有照明用电到充足的生产用电,从刚开始的40多只羊到现在的160多只羊。2019年,那仁满都拉卖羊、卖玉米、卖羊毛收入就有10万元。

脱了贫的夫妻俩非常感激党和政府,时刻想着要多多帮助他人,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那仁满都拉作为一名党员退役军人,主动请缨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并组织动员贫困户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和环境整治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那仁满都拉还和嘎查贫困户分享自己的脱贫经验,鼓励其他贫困户也要靠勤劳致富,摆脱贫困。当其他贫困户听到那仁满都拉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一步一步摆脱贫困、步入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后,都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也要像那仁满都拉一样靠自身努力奋斗脱贫致富。

那仁满都拉疫情期间在岗值班。孟根苏布德 摄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为我们贫困户着想,我现在啥都不缺。”对于未来,那仁满都拉思路很明确:“今年,我们又买了2头奶牛,明年下牛犊的话,牛也要慢慢多起来了,我要努力把自家的养殖业发展好,把日子过好,同时尽我所能带动贫困群众走上产业发展之路,一起富起来。”(谷媛媛)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