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有雄心壯志把總量做大 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

白建平 富麗娟 劉藝琳 寇雅楠
2023年01月16日14:14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要有雄心壯志把總量做大,把家底攢足。”1月12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內蒙古人民會堂隆重開幕,政府工作報告鏗鏘有力,“雄心壯志”成為兩會熱詞。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內蒙古人民會堂開幕。人民網 劉藝琳攝

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內蒙古人民會堂開幕。人民網 劉藝琳攝

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為內蒙古確立的戰略定位。 

如何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好“模范自治區”?

兩會期間,“雄心壯志”的具體目標更為明確。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指出,內蒙古地域遼闊、資源富集、“風光”無限,有著很多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現在也有了很好的發展基礎,又面臨諸多發展機遇,“我們有底氣、有條件、有信心把經濟總量做到全國中游水平”。

蒙古馬揚鞭奮蹄,雄心壯志正當時!

堅決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淨,堅決維護北疆安全穩定

提到內蒙古,人們首先會想到遼闊壯美的大草原。其實,內蒙古不僅有大草原,還有林海沙漠、長河大湖、冰天雪地。

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在建設生態安全屏障上,內蒙古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要堅決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淨。”政府工作報告鏗鏘有力。

1月14日上午,雪后的內蒙古人民會堂庄重肅靜,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環境資源界的委員們討論熱烈。

“基於內蒙古地域遼闊、資源稟賦明顯的特點,我們提出綜合控碳理念。”“推進我區人工草地高質量發展。”“要多措並舉改良鹽鹼地。”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內蒙古十三屆政協環境資源界的委員們討論熱烈。人民網 劉藝琳攝

內蒙古十三屆政協環境資源界的委員們討論熱烈。人民網 劉藝琳攝

與上一屆相比,內蒙古本屆政協新增設了“環境資源界”,該界別有18名委員,由自治區林草局、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城鄉建設工作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以及科研機構、生態企業、高等院校和各盟市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構成。“環境資源界”的增加,使內蒙古十三屆政協委員的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造更大生態價值。

作為該界別的“新委員”,內蒙古碳中和產業協會會長郝振宇表示,成立這個界別很有必要,內蒙古東西部的產業差異很明顯,東部有大面積的林草生態資源,西部有廣闊的新能源建設前景,“我們要做好這一方面建言獻策的工作,為內蒙古生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在建設安全穩定屏障上,內蒙古提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內蒙古。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陳在林亮相“代表通道”。人民網 劉藝琳攝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陳在林亮相“代表通道”。人民網 劉藝琳攝

“冬天從20度的室內到零下50度的室外,幾秒鐘就會把衣服凍透,室外訓練科目從未間斷,每天3小時的夜間潛伏一次不少。”人大代表陳在林說,“從軍近30年,我一直扎根邊防。要說邊防軍人苦不苦?累不累?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為了祖國北疆安全穩定我們無怨無悔。”

陳在林告訴記者,邊防連隊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衛國戍邊的職能使命沒有變。一代一代戍邊官兵鐵心向黨,忠誠戍邊。每一個界碑都是戰士的身影,每一座哨塔都是祖國的眼睛:“我們堅決守衛好祖國北大門,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往“中國碗”裝入更多“塞外糧”,讓“追風逐日、降碳增儲”照進現實

生態內蒙古,綠色好味道。

內蒙古千裡草原、萬頃牧場,這裡伊利、蒙牛“雙牛鼎立”,“蒙字標”品牌為世界甄選內蒙古好味道。作為國家的“糧倉肉庫”,內蒙古有底氣,往“中國碗”裡多裝糧、裝好糧、裝好奶、裝好肉。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內蒙古穩產保供,糧、畜要穩,豆、奶、肉要增,糧食產量穩定在780億斤左右、牛奶產量提高到785萬噸、肉類產量增加到300萬噸。

自治區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集團高級執行總裁張劍秋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很振奮。他表示,報告中關於“打造全球一流乳業全產業鏈生態圈”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等內容,釋放了積極信號,鼓舞了發展信心,“讓我們感受到,緊抓奶業的力度毫不放鬆,支持民營企業的態度毫不含糊。”

“伊利健康谷項目打造的智能制造產業園、呼倫貝爾伊利和興安盟伊利先后投產。新建成牧場36座,累計新增奶牛32萬頭。”張劍秋介紹,過去一年,圍繞振興奶業發展,內蒙古推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特別是“奶九條”政策,極大鼓舞了企業的投資信心。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伊利集團供圖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伊利集團供圖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項目 ,通過產業驅動全鏈發展、數字賦能智慧城市、綠色引領產城融合等,創造了多項全球奶業之最。

圍繞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探索長效發展機制,力爭到2025年全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800億斤,打造具有足夠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內蒙古區域品牌。

內蒙古不僅有好奶、好糧、好肉,還有豐富的“地下寶藏”——煤炭產量約佔全國的1/4、全球的1/8,如何改變簡單“挖煤賣煤”的局面,讓這些“地下寶藏”在內蒙古大地上轉化增值?

自治區人大代表、遠景能源北方科技公司鄂爾多斯總經理俞樂在內蒙古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給大家算了一筆賬:“按照傳統的發電賣電模式,10億度電隻能產生2億多元銷售額,如果用10億度電來生產動力電池,將帶動200多億的當地產值,這是100倍的關系。零碳產業園正在將內蒙古新能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

俞樂說:“遠景攜手鄂爾多斯落地‘零碳產業園’ ,就是要把綠色能源的生產和綠色產業的集群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物聯網智能控制體系將風電、光伏、儲能、氫能協同融合,源源不斷地用來生產零碳產品。”

遠景能源北方科技公司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工廠外部。人民網 寇雅楠攝

遠景能源北方科技公司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工廠外部。人民網 寇雅楠攝

讓“追風逐日、降碳增儲”照進現實。內蒙古規劃“新突破”,今年要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以更大氣魄擴大開放,瞄准大通關、布設支撐點、擴大合作面,推進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

新年伊始,滿洲裡公路口岸開關迎新年。1月8日上午,一輛載有16名旅客的俄羅斯客車緩緩駛入滿洲裡公路口岸客車入境通道,標志著中俄最大陸路口岸恢復客運通關。

滿洲裡口岸是中國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各國重要的國際大通道。因疫情防控需要,自2020年4月,滿洲裡—后貝加爾斯克公路口岸客運通道關閉。此次公路口岸恢復人員通關對於優化營商環境、便利國際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代表、滿洲裡市市長岳國棟說:“滿洲裡作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是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支點,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岳國棟表示,滿洲裡要全力打造綜合樞紐型口岸城市。未來重點要辦好提升口岸通關效能、激發開放平台活力、強化區域輻射帶動這三件事兒。

岳國棟說,具體來講,要啟動滿洲裡國際陸港建設,加強與聯檢聯運部門的協調聯動,密切與俄蒙毗鄰地區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優化環境、壓減流程、降低成本﹔要用足用好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政策優勢,激發激活綜保區、合作區、互貿區等各類開放平台,推動“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要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構建“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的發展格局。

滿洲裡邊檢站民警向通關旅客致以新年問候。安吉拉攝

滿洲裡邊檢站民警向通關旅客致以新年問候。安吉拉攝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更大氣魄擴大開放,力爭口岸貨運量增長30%左右,過境中歐班列增長7%左右,完成進出口總額1600億元以上。

推進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2022年11月21日,內蒙古首列“鐵路快速通關”模式中歐班列順利通關,自治區向北開放的出入口更加暢通,著手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在建設向北開放橋頭堡上,內蒙古正在深化國內區域經濟協作,積極發展泛口岸經濟和“飛地經濟”……

看今日壯美內蒙古,“壯志雄心”已經在路上。素有蒙古馬精神的內蒙古人民必將一往無前,努力完成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奮力譜寫新時代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責編:劉澤、白建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