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包頭市城鎮新增就業3.9萬人

今年以來,包頭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工作主線,全力推動各項穩崗減負擴就業政策落實落地。前三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9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97.6%﹔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8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93.4%﹔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667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83.4%﹔登記失業率為3.87%。16項目標任務中9項已完成全年任務,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等5項指標完成總量位居全區各盟市首位。
保障企業穩崗用工 釋放紅利解難題
深入開展穩就業保用工集中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各項政策和重點改革措施,扎實推進失業保險“降緩返補提擴保”政策,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為企業減負2.46億元,為58戶單位辦理緩繳失業保險費共計32.51萬元,為8058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27億元,為9238戶企業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資金1.22億元,為33戶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18萬元,撥付5360人次職業技能提升補貼762.25萬元,失業保險參保44.75萬人,征繳保費2.46億元,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0.56%、100.22%。深入開展“小規模、分領域、多頻次”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306場,參加招聘單位近8312家,免費服務求職者11.9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3.67萬人次。特別是為新特能源、弘元新材料、通威多晶硅等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多渠道保障用工1.79萬人次,實現重點項目用工保障全覆蓋。
幫扶重點群體就業 筑牢就業穩定器
積極拓寬大學生來包就業渠道,組織開展了就業政策網上服務進校園、直播帶崗、專場招聘、七校直通車等專項活動,圓滿完成“三支一扶”和社區民生志願者招募工作。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和兜底幫扶,新增就業公益性崗位144個,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面實施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深入落實失業保險擴圍政策,為1.32萬名失業人員審核發放失業保險待遇、補助金1.19億元。通過實施有組織勞務輸出、促進就近就地就業、扶持返鄉創業、培育勞務品牌提升農村牧區勞動力能力素質等十項舉措助力農村牧區勞動力就業增收,全市農牧民轉移就業21.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6.9%﹔其中轉移6個月以上人數為17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2%﹔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80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
強化創業帶動就業 激發雙創新引擎
深入開展“創享包頭”專項扶持行動,在自治區首家上線運行“創業包頭”雲服務平台,實現了創業管理服務全流程、一體化、信息化閉環管理。成功舉辦“創業包頭杯”創業創新大賽,推薦選手獲得自治區選拔賽1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創業創新大賽獲得3個“中國創翼之星”獎,1名講師榮獲全國創業培訓講師大賽三等獎。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引入市場化融資擔保機構,建立經辦銀行、第三方擔保機構風險共擔機制,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84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09.9%。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織牢就業保障網
聚焦戰略性新型產業和新上重點項目,制定發布了重點產業職業培訓需求目錄,將硅晶片加工、直播銷售、網約配送等新就業形態納入培訓目錄,積極響應社會需求,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開展企業職工在崗轉崗技能提升培訓1.31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87.27%,位居全區首位。深入推進重點群體技能培訓,充分利用“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不斷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推進培訓就業創業一體化,全市開展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4.14萬人,推薦選手在自治區首屆技能大賽中榮獲金牌14枚、銀牌10枚、銅牌12枚、優勝獎39個,金牌總數、獎牌總數位居自治區各盟市首位。
下一步,包頭市人社部門將堅決落實“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重要要求,堅持“兩新”導向,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實到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工作成效中,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更加有力的工作舉措,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就業崗位,確保年度各項任務高質量完成,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包頭、作貢獻”。(張富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