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不遺余力“包你滿意”

每個工作日下午3︰00,想要咨詢業務的企業和群眾打開手機,便可“走”進市政務服務大廳。大廳綜合受理工作人員和辦事專員化身主播,已早早守候在“政務雲在線”抖音直播間,線上為大家答疑解惑。
這是包頭市政務服務大廳近來的又一創新舉措。作為全市營商環境的窗口,大廳裡頻頻出新的服務小亮點背后,是包頭上下合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系列“大”舉動。
近年來,瞄准“一流”目標,包頭不遺余力改革攻堅、提升服務,真誠為來包興業的企業和辦事群眾提供“包你滿意”的營商環境。
合力攻堅 革舊立新
不到三天就辦下了施工許可証,需要准備的材料縮減了一半﹔項目實現當年動工建設、當年完工、當年試生產﹔不到半小時完成了開辦小餐館6個事項的辦理…… 審批少、服務好、速度快,包頭給了眾多企業“超乎想象”的切身體驗,也成為更多項目選擇在這裡落地的原因。
這些人們眼中看到的變化,是包頭不惜自我否定、不懼刀刃向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攻堅的成果。
祛頑疾、再塑造。黨政主要領導親自上手抓部署、抓協調、抓落實,從根上革舊立新。先后組織“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會、“一網通辦”領導小組會、專項工作推進會、視頻會、培訓會、集中辦公會,通過明察暗訪,印發工作通報,開展“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和“‘一網辦’‘掌上辦’集中攻堅行動”等活動,組織各地區、部門完成4類、819項具體任務,集中輪訓市縣鄉社區政務服務人員1500余人次,核查規范辦事指南3.38萬個。
在這樣的合力攻堅下,深層次的簡政放權迅速推進。通過“立、改、廢、釋”、上級取消和下放及機構職能調整,2021年以來包頭市調整更新權責6835項、備案78項、行政許可257項、中介服務81項、容缺受理264項,辦事所需申請材料、証明材料、辦事環節、辦理時限、跑動次數分別累計減少20%、60%、24%、85%、83%。
於是,市場主體眼中的“關鍵變量”便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瞄准先進 對標謀劃
近期,包頭正在研究制定學習借鑒廣州優化營商環境5.0改革典型做法工作舉措方案,這已是包頭對標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營商環境先進城市之后的再一次主動奔赴。
改革不遺余力,發力有的放矢。2022年,包頭瞄准國家6個創新試點城市,對標先進,滾動推出改革措施,高起點謀劃、高標准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借鑒先進城市的典型做法,結合自身實際和落實效果,包頭先后出台了《包頭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100條》《包頭市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包頭市對標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舉措提升方案》《關於貫徹落實〈自治區以更優營商環境服務市場主體行動方案〉(3.0方案)的工作舉措》等一批政策方案。
對標一批、落實一批,完成一批、新推一批,常態化對標跟進、持續改進提升,形成接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引領體系。
在政策引領下,細分任務、明確時限、責任到人,全市10個旗縣區、27個牽頭單位、40個責任單位主動擔責抓落實。到目前,100條重點任務已完成近80條,對標浙江出台的10個領域22條措施正在加緊推進,對自治區黨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視反饋的3大類9個方面26個問題已全面整改完成。
由此,“包你滿意”的軟實力一步步走向更強。
聚焦項目 突破自我
走進黨政大樓一樓,牆上大大的電子屏幕十分顯眼。上面是各旗縣區重大項目開復工、完成投資、手續辦理等指標完成情況。晒成績、比不足,比學趕超的氛圍扑面而來。
重大項目是檢驗營商環境的主戰場。2022年,針對全市902個重大項目,包頭科學組織調度,實行“旬調度、月通報、半年觀摩推進、全年總結”的項目推進機制,按月召開調度會,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集中審批推進,與手續辦理部門緊密聯系,互通信息,及時掌握手續辦理情況。每周組織手續辦理部門舉行“集中審批日”活動,解決企業和項目方多頭咨詢、不熟悉辦理程序的“難點”和“堵點”。注重動態監管,對年內不能開工的項目及時進行調整替換,將新簽約落地、前期工作進展較快、預計年內能夠開工的項目及時納入今年重大項目實施計劃,形成滾動接續的項目動態管理機制。
疫情防控期間,項目服務仍靜中謀動。市、縣和園區三級代辦隊伍想方設法,為重大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行集中咨詢會商、免費代辦幫辦、網上聯審聯辦、線下“一窗綜合受理”,最大限度保証了項目的推進。
“保姆式”“店小二式”的貼心服務,不僅讓已經落地的重大項目順利推進,贏得了企業家們的紛紛點贊,也吸引著更多優質項目接踵而來。
在真刀真槍的實踐中,包頭的營商環境不斷自我突破。
著眼亮點 提升服務
整體推進中,包頭市各旗縣區、部門和單位積極培育和推出獨具包頭特色的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成果,“亮點”頻頻讓企業、群眾驚喜不斷。
從排好幾個隊到隻排一次隊,各級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局的“大綜窗”改革,讓群眾辦事“不暈頭轉向”了。按照“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模式,包頭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場所全面推進“一窗式”綜合受理改革,實現了變“群眾窗外跑”為“工作人員窗內跑”,讓群眾大大享受到了政務服務的便利。
包頭市財政部門搭建集財政補貼政策發布、推送、申報、審核、資金兌現以及金融超市等功能於一體的惠企利民綜合服務平台,有效解決了企業申報財政政策補貼時“申報入口找不到、財政補貼政策看不懂”等問題。企業隻需打開包頭市財政局官方網站即可登錄平台,平台已發布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中小企業儲備人才補貼、企業上市獎補等涉企優惠政策593項,開放政策申報65項,上架7家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產品73項,已通過平台兌付各類補助資金4404.2萬元,讓惠企政策更快、更精准直達企業。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則推進“走基層、辦實事、優環境”專項行動,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各調研組認真分析研判,找根源、查病灶、開處方,第一時間安排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和市局相關科室(局)主動對接、跟蹤服務,實行“台賬式”管理,完成一項、滿意一項、銷號一項,努力做到企業反映市場監管哪裡問題最突出,調研整改就跟進到哪裡。截至目前,已解決完成81項問題及建議中的44項,辦結率超50%。
政府服務向前多走一步,企業群眾便少跑一步,政企、政民之間的距離也便更近一步。
錨定目標 不遺余力
成果雖耀眼,但優化無止境。著眼問題和不足,包頭持續深入推進制度改革、持續提升服務能力。
近日,包頭市政府印發《全面提升全市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幾年的任務目標。
2022年底前,包頭將進一步鞏固提高全市政務服務場所、事項進駐、事項清單、辦事指南、審核要點等標准,優化升級市、旗(縣、區)、蘇木鄉鎮(街道)三級綜合窗口設置和系統支撐,促進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綜辦”協同融合。
2023—2024年底前,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政務服務事項嚴格落實國家、自治區標准,市、旗(縣、區)、蘇木鄉鎮(街道)三級全面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村級政務服務工作站代辦幫辦實質開展﹔推進高頻電子証照全國互通互認,“免証辦”全面推行﹔集約化辦事、智慧化服務實現新的突破,辦成“一件事”場景更加豐富﹔“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更加好辦易辦,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協調發展。
2025年底前,努力把包頭四級政務服務平台打造成為全市數字化政府的展示窗口、便民利企的服務窗口、經濟社會態勢的感知窗口、跨部門業務協同的協調平台、線上線下政務服務的融合平台,建成更高水平、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
擦亮“包你滿意”金字招牌,包頭將一如既往不遺余力。(記者郭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