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乌海

乌海:七项治理还天蓝地绿水清

2022年07月21日08:2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这些天,在位于乌海市乌达区的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30辆电动重卡穿梭于矿区道路上。没有轰鸣的马达声,也不见车后滚滚的烟尘,通过“新能源车绿色通道”,这些电动重卡可优先进厂、优先装煤、优先过磅放行。相较于传统重卡,新能源重卡不仅在运营费用上大幅降低,而且实现了低能耗零碳排。据了解,这是苏海图煤矿与乌海海易通银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合作之举。目前,这30台电动重卡已代替了60台传统重卡,有效减少了矿区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乌海市以“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遵循,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打出治矿、治企、治场、治车、治路、治水、治气“七治”组合拳,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向纵深发展。

  以“治路”“治车”为抓手,加强矿区园区公共道路养护,加大对货运车辆超载、超高、不盖苫布等违法行为联合巡查治理力度,加快推广新能源重卡等绿色运输方式;以“治企”为抓手,该市坚决淘汰了一批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倒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从源头上推进节能减排降碳;以“治水”为抓手,加快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强化疏干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综合利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以“治气”为抓手,全力落实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库区扬尘污染整治等专项治理……

  与此同时,乌海市先后制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7个子方案等政策文件132个,构建起了措施衔接、政策配套、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并建立矿山治理“双责双长制”,由29名厅级领导干部任指挥长,与矿山企业矿长共同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实行“一矿一方案”“一矿一台账”,按照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提速绿色矿山建设。

  目前,乌海市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42平方公里,翻修矿区道路19公里,实现236公里矿区道路全封闭管理,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一系列的环保组合拳换来的是乌海市空气质量的持续好转,2021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1天,剔除沙尘天气后达标率82.9%,PM10和PM2.5同比分别下降6.9%和23.5%。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结构、发展方式问题。在转型发展关键期,乌海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坚决落实“双碳”“双控”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把节能减排降耗作为引进、建设项目硬指标,倒逼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向绿色要发展红利。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是乌海顺利转型的关键。为此,乌海市制定了《焦化产业重组升级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焦化产业重组升级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强力推进煤焦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空间布局由城市周边分散式向工业园区集中式转变,煤炭资源利用由原材料加工向综合集约利用转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提升能源资源加工转化水平,打造高效循环、关联紧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步伐,深入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园区、智能矿山,传统产业展现了新形象,焕发出新生机。

  在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的同时,乌海市全力推动新兴产业提速起势。近年来,乌海市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和消纳能力,坚持链群思维,谋划打造以光伏和锂电池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和有机硅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去年以来,先后引进实施新能源链项目25个、总装机容量386.3万千瓦,可降解塑料产业项目5个、总产能296万吨,有机硅项目2个、总产能95万吨,产业转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如今,公园街道满目葱茏,乌海湖畔碧波荡漾,绿色矿山草木青翠,产业园区气质提升。“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生活更美好了”已是越来越多乌海人的切身感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郝飚)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