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志愿服务践行雷锋精神
——记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内蒙古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
电子模块、3D七彩模块……比特实验课上出现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五中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就在半小时前,他们还满带疑惑、好奇而又胆怯,在科技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很快进入状态,构思、搭建,“超豪华别墅”“超级装甲车”“车面人兽”……各种具有奇特功能、形态各异的智能留声机完成了。
该校初一年级教师刘学广感慨地说:“这样的创新课程我也是第一次见。科普课程开阔眼界、锻炼思维,对农村学校涵养创新意识有积极作用。”
把科技教育、科学精神送到青少年身边,是内蒙古科技教育和创新服务中心多年的坚守和初心。用科学点亮希望,用真情培育祖国的花朵,该中心以践行学雷锋精神活动为载体,以满足青少年成长需求为导向,为孩子们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盏“明灯”——
为全区300多万青少年搭建科技竞赛展示平台,点燃一个又一个创新梦想;资助基层学校、社区等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45个,其中近半建于边远落后旗县;2018年以来累计资助基层科技教育图书、科技教育资源包320余万元;截至目前,培训科技教师2万余人,引导成立全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1390个,培训科技志愿者8.6万人,科技志愿者数量列全国第6位……
为解决基层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和资源不足,多年来,该中心一直奔走在内蒙古各旗县、乡镇苏木,邀请区内外科技教育专家积极参与“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等科普传播活动。
一场场生动活泼、有趣有料的科普讲座、科技体验课、科学表演秀等在北疆大地千余所基层学校、幼儿园、社区、特殊教育学校蓬勃开展,如雨露般润泽着青少年的心灵。
如何让更多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该中心在策划各类活动时,动脑筋、巧创新,用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启迪科学梦想,带来新奇的科学体验。
在呼和浩特市三顺店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几位小朋友正认真研究、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智能机器人拼搭小项目。该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期间,工作室都会定期组织开展“七彩乐园”、青少年心理辅导等活动,营造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成为基层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的有力阵地。通过争取多方支持,该中心为科右前旗索伦中学、索伦小学、根河市科协等20个偏远地区单位和学校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效弥补了基层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该中心还先后深入呼和浩特及周边旗县的11所中小学,将多种科学实验及人工智能科技课程和科普大篷车展教资源带入校园,给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扇通往科学的大门。
利用网络平台,该中心为全区广大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提供了各类优质线上科教资源。2020年,通过微信公众号、科技教育服务平台推送了包括机器人、3D打印、科学影像、人工智能、科技探究等内容的426课时在线课程。
2019年,获评“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后,该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将学雷锋活动与科技服务工作更加紧密融合,鼓励干部职工凝聚力量、担当作为、奉献社会。
从面向企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到依托农技协、科技小院举办农村牧区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再到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活动,该中心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学校、企业、高校和农村牧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把干事创业精神与雷锋精神凝聚成提升能力、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记者 白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