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市:“河套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越走越宽

2022年01月18日09:16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1月12日,由快手携手谷粒多共同打造,全国12个省份、100个特色村镇参与的“红红虎虎谷粒多,百村干部齐晒好年货”大型公益直播活动,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新安镇镇长张宏亲自上阵,直播销售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

  村民鲁阿姨家院内的大铁锅里,金灿灿的糯玉米散发着清甜的香味;厨房里,用当地精选黄米制作的油炸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旱地黑小麦蒸的“黑面花馒头”别具特色;石磨硬麦粉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

  “这是正宗的百粟宝河套糯玉米,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易消化,大人小孩都爱吃。”张宏在直播间不断地向网友推介各种河套特产,希望全国消费者都能吃到河套美味。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河套灌区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确定了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的重大战略,坚持以亩均效益论英雄,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平台载体建设为示范,全面整合优化资源要素,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农牧业生产由传统粗放向集约高效规模化转变,产品品质由普通“大路货”向优质特色高端化转变,农畜产品由初级产品、原料销售向精深加工产业化转变,努力建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巴彦淖尔市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组建农产品质量联合管理中心,制定183项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倒逼生产经营主体生产高品质产品,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隆冬时节,走进临河区鲜农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将一串串饱满的青色葡萄从枝头小心翼翼地摘下,脸上洋溢的笑容如果实般甜美。这种果粒紧密、散发着淡淡玫瑰清香的葡萄叫“阳光玫瑰”,是鲜农公司去年从日本引入种植的优质青提品种,今年正式挂果就有了不错的效益。

  鲜农公司坚持“互联网+智能温室”理念,打造数字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将现代化种植、生长周期、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功能借助应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阳光玫瑰”等农产品的品质及产能。

  近年来,鲜农公司依托自主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壤呼吸的定点测定装置,通过测定不同南方果树的根部呼吸作用,以及水、肥、温度、湿度等数据,分析不同品种的南方果树在温室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优气象因子组合,成功引进火龙果、香蕉、石榴、车厘子等南方果木安家落户,实现了南果北种。公司采用“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的经营模式,首批900栋日光温室全部承租、销售给周边农民及精准扶贫户、下岗职工、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带动1500多人增收致富。

  鲜农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是巴彦淖尔市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该市在国内率先提出“亩均效益论英雄”,推动农牧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1/3的优质耕地亩均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达到2万元的目标。引进培育中粮、鲁花、兆丰、金草原、旭一牧业、三瑞、三胖蛋等291家龙头企业,扶持7000多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建立了紧密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功能拓展、技术引领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巴彦淖尔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河套灌区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4%。巴彦淖尔市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7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73家企业、进行21项改盐新技术试验比对,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找出有效治理办法,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成为全国样板区,2018年8月,全国盐碱地改良技术高峰论坛在巴彦淖尔市举办。2019年以来,全市整合涉农资金,提高亩均投入标准,同步实施土地整治、土壤改良、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项目,逐步达到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据测算,河套灌区高标准农田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60亿斤以上。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将主动融入全国全区黄河流域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的重要指示,重点在现代农业发展、流域系统治理、沙漠综合治理上先行先试,探索富有“河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