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候鸟来巢”助振兴促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注重将柔性引才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以项目合作或智力支持为纽带,为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配置“最强大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该市聚力发挥“候鸟型”人才“领航服务”作用,积极为产业发展“增码加智”,推动柔性引才与技术攻关、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有机衔接、互促共进。
“我们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等30多位盐碱地改良专家、17家科研院所进行改盐新技术试验,在五原县先行开展了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项目,在专家合力攻关下,探索出盐碱地改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区。”五原县副县长孙志刚说。
该市围绕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打响“天赋河套”品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注重激活高端人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种养殖改良等关键技术、重点领域上攻坚破难、创新推动的原动力,在推动农村牧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上搭平台、建桥梁、重实效,以人才资源吸引生产资源、产业资金有效集聚,释放人才兴助力产业兴的“磁场效应”,达到“一子落,满盘活”的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教授领衔的绿色生产技术推广联盟,首创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农业灌溉技术,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隆平高科控股三瑞农科公司投资2.5亿元的中国葵花城项目在五原县开工建设,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的“肉羊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有序推进;五原黄柿子、灯笼红香瓜成功通过农业部地理标识认证,巴美肉羊获评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肉羊品种......
该市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等院士13人,创建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科研工作站37个,国家、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7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带动了一批农牧业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技术的创新突破,真正尝到了“候鸟型”人才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甜头。
“来时带着金点子,走时留下金种子”。该市通过院地共建、院校联合、院企合作等方式,为“候鸟型”人才科技引领示范、培育本土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02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与河套学院三方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巴彦淖尔现代农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围绕巴彦淖尔农牧业需求,聚焦支撑主要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副产品/农业废弃物再加工、循环生态示范园建设、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河流污染综合防控等方向组建12个“交大——河院伙伴研究组”,合力推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高校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创新突破。
2017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巴彦淖尔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市财政每年安排落实3000万元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工程专项经费,为柔性引才形成长久“辐射带动”提供保障。
依托“院地共建”项目平台,该市杭锦后旗将“老中青、院博硕、学研用”人才科学编组,构建起“全国首席专家+区级技术负责人+市级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新科技链条,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该市围绕发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聚效应,在涉农领域组织实施了3项国家研发计划项目、8项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50多项市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建成46人沙漠治理科研人才团队,取得肉苁蓉人工接种、良种繁育等多项专利,推动防沙治沙与绿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富川养殖基地、浩彤等示范园区,建设人才开发示范基地,推动各类人才融入产业链、项目链,为推动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走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的发展之路,离不开“候鸟型”人才的聚力聚智。该市通过柔性引才发挥人才引领辐射最大效应,将研发团队、科技人才、本土人才紧密聚集在一起,为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聚起强大合力,在“候鸟人才”助推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步伐。(梁雪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