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保护黑土地 守稳大粮仓

2021年12月17日08:40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春季免耕播种。王敏 摄

  野外小型气象观测站。记者 韩雪茹 摄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科技人员记录数据。记者 韩雪茹 摄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现场检测。 记者 韩雪茹 摄

  深松整地。张永昌 摄

  实施保护性耕作。王敏 摄

  秋收工作接近尾声时,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黑土地上还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台台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伴着机器轰鸣声,作物秸秆被粉碎、抛洒,这是秸秆还田的重要步骤,也是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公司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

  “我们因地制宜,以秸秆粉碎还田、‘全量覆盖越冬+春季免耕播种’等模式进行保护性耕作,以减少水分蒸发,更好地涵养水源,保证土壤墒情,增强作物的抗灾、抗病能力,为明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该农牧场7个生产队实施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总播面积34.89万亩,全部采用免耕播种模式,其中各类作物茬地免耕保护性耕作播种面积28.0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80.5%,涉及保护性耕作的作物有小麦、大麦、水飞蓟、油菜等作物。还在春播生产中投入播种机械41台套,全部安装保护性耕作监控设备。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面对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人们发出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的赞叹。

  黑土地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400年。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多年的“重用轻养”已经让黑土地的承载能力亮起了“红灯”。有数据显示,现在东北黑土区部分耕地的黑土层平均厚度只有30厘米左右,比开垦之初减少了约40厘米。黑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作物抗灾能力变差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给耕地“减压”,给粮仓“加油”。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地功不可没。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基地建设、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和装备支撑……近年来,内蒙古在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东部四盟市接连“上新”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走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田间,脚下的黑土湿润、松软、厚实。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向前正在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及土壤容重等物理指标的检测。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长期野外气象监测站和虫情监测站,通过每年土壤样品的采集,测定分析黑土地的物理结构、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组成等指标的变化,为黑土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保-养-用”关键技术及模式。

  “自然条件下,植物生在黑土地上,枯萎在黑土地上,最后又返回黑土地中。秸秆离田就会打断自然循环,减少有机物质的输入,进而可能导致黑土地的退化。”张向前说,“翻耕是第二个问题,翻耕后大面积的裸露土壤容易被风水侵蚀。每年春耕前正是风最大的时候,大风把裸露在外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带走,致使黑土养分有了一定损失,也导致黑土层逐年变薄。”

  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也在问题之中。“我们围绕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重点推广‘秋季作物收获后秸秆全量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和‘玉米秋季收获后留高茬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两种技术模式,让黑土地得到了‘滋养’。或者是以免耕为核心,年际间进行深松或深翻有机物料添加,形成年际间免少耕固土保墒的本土化保护性耕作模式。” 张向前说。

  为黑土“加油”,给农业可持续发展赋能,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根基。2021年,是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巩固提高年,内蒙古进一步加强循环检查督导。自2021年3月起,自治区农牧厅农机局、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组多次分赴东部四盟市开展调研指导,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秸秆覆盖程度进行现场查看,确保保护性耕作高质量推进。同时,进一步强化作业监测,在所有参与播种作业的免耕播种机组上全部安装远程监测设备,作业信息及时上传自治区和相关旗县信息平台,做到作业时间、位置、图像轨迹、面积等信息可追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内蒙古凝聚保护黑土地合力,让“累瘦”的黑土地“增增肥”“歇口气”,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记者 韩雪茹)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