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北疆楷模 绿色乌审

乌审旗:牧野田畴织锦秀

2021年12月14日16:49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山川苍翠,沃野织锦。行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广袤的大地上,一片片涌动生机的田野牧场、一个个干净整洁的美丽村庄、一张张淳朴热情的幸福笑脸,犹如一串串跃动的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听旋律。

近年来,乌审旗坚持以农牧民增收为主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丰”景画卷徐徐铺展……

产业兴旺农牧业强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是推进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乌审旗坚定不移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呈现出农牧业升级、农牧区进步、农牧民发展的新面貌,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

乌审旗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做实现代农牧业经济。每年至少捆绑落实1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力争到“十四五”末创建成为国家级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地理标志农畜产品为主,创建区域公用品牌,畅通冷链物流,联动网络直销,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大市场。

乌审旗有54.5万亩耕地被农业部认证命名为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只细毛羊和6万头肉牛被认证为有机牛羊,还有1000万亩有机草牧场。作为内蒙古唯一一家整旗推进国家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的旗区,谋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机”是乌审旗最大的底牌。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乌审旗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10大行动计划,壮大做优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富农,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优化种植业结构。科学推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协调发展,有机水稻、蔬菜、小杂粮保持规模,突出特色,努力实现优质优价。截至2020年,乌审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72.58万亩,粮食产量达4亿斤。

“十三五”期间,乌审旗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5年来累计引进新品种186种,展示新品种195种,优势粮食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达124.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达120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130万亩次;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基地8.1129万亩、设施农业3121亩,农牧业机械化工作率达87.9%。

围绕细毛羊、肉牛、生猪“三大”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2020年,乌审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达212万头只(鄂尔多斯细毛羊146万只、生猪18万口、肉牛11.8万头)。

乌审旗鄂尔多斯细毛羊凭借世界级的品质,每年有4000吨细羊毛运到秦皇岛、南京等地,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如今还延伸出奶食品、牧家乐、皮毛加工等支链,品牌价值达9亿多元,带动18000户牧民户均增收8500元;“皇香”生猪产业于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价值达16.44亿元,带动6200户牧民户均增收7200元。

近年来,乌审旗先后成立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联合体、“皇香”生猪产业联合体,直奔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科技化的一二三产融合之路;作为已被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乌审还成立了草原红牛产业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养殖户等各类主体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7600户农牧民因此每户每年平均增收5300元。

生态宜居农牧区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顺应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这几乎就是乌审旗乡村风光的真实写照。

美丽与发展,并行不悖、美美与共。多年的生态涵养培育出的千亩粮田、鱼塘、林地是最宝贵的生态财富,如今,岁月静好的乌审旗挖掘出美丽乡村的潜能,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乌审模式”。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农牧区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短板,下大气力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下大气力整治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5年来,乌审旗累计完成农村牧区户改厕10990户,建成公共厕所21座、建成水冲式厕所47座;建立垃圾填埋场5处、垃圾处理厂5处、生活污水处理厂6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硬实力提质,软实力提“神”。乌审旗将环境考核、文明诚信、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实施积分奖补等办法,通过农村自治共治进一步规范村民行为。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环境评比积分兑换、“无定河婆姨”志愿服务队、五户联评环境整治模式、“美丽庭院”创建、“爱心互助积分超市”“四级网格化”督导管护等模式,为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助力前行。

在发挥正面示范作用、提高乡村道德文明水平方面,乌审旗持续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村民”等评选,培养了一批德孝典型,以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

一座座村庄干净了、变美了,广大农牧民的精气神更足了,发展生产更有信心了;一条条道路平坦了、延长了,父老乡亲的诗和远方更近了,农村牧区更加宜居了。

收入递增农牧民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乌审旗不缺“身份”意义上的农牧民,但随着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转移及新一代农牧区青年对土地日益“陌生”,随着现代农牧业生产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开始成为困扰农牧业发展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7年起,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在乌审旗“开花结果”,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拥抱绿色田野,激发金色希望。

与此同时,组建5支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科技服务工作队25人,配备75名由专业技术人员、种养能手、乡土专家组成的产业指导员,进一步强化产业技术服务,提升农牧户产业发展能力,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

依托全旗758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1家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农企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9家,形成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农牧民的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全旗2300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

从进城打工增收,到回乡务农挣钱,“身份”意义上的农牧民逐渐减少,“职业”意义上的农牧民日益增加。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乌审乡野迎来新发展 。

乌审旗无定河村农民梁小平,返乡创业10间承包种植有机水稻的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产业遍及周边好几个村。带动80户农牧民进入产业链形成利益联合体,每户增收4万多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乌审旗努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在就业、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工程上想办法、出实招,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百尺竿头从今越,鹏程万里展宏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乌审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刘生梅)

(责编:苗阳、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