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1年10月27日11:43 |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小字号

10月26日,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通报了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和物资保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10月23日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10月26日16时,呼和浩特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10月26日零时,本轮疫情已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397人,次密切接触者1575人,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已出结果1091人,全部为阴性,其余结果待报。相关排查、检测、溯源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截至10月26日12时,在呼和浩特市重点区域继续推进核酸检测工作,共投入医务人员7348人,共采集核酸样本2411329人份,已出结果1395431份,均为阴性,尚有1015898份结果待报。目前,呼和浩特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实物储备量能够满足城市四区和土左旗台阁牧镇重点区域开展两轮核酸检测需要,其他医疗防护服、隔离衣等医疗防护物资均储备充足。

呼和浩特市下设“应急物资保障、医疗物资保障、重点生活必需品保障、生产供应保障、加强市场监管”5个专项小组,按照“集中领导、协同高效、充分保障、平战结合、依法处置”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储备、供应、调配工作机制,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生产供应,保障交通运输,全力以赴为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全力保障物资储备到位。第一时间全面摸底排查呼和浩特市医疗防疫物资、救灾应急物资和重点民生商品情况,准确掌握呼和浩特市物资库存底数,研发物资储备统计管理小程序,实时动态掌握物资储备、拨付、需求情况。医疗物资储备方面:呼和浩特市医用防护服、隔离衣、防护口罩、手套、防护帽、消毒用品等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充足。完全能够满足两轮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安置类、防寒类、防汛类、照明类、电源线路类、工具类、通讯类等7类物资储备充足。 

目前正在继续扩大储备库容量,为待储医疗物资做好准备。生活物资储备方面:呼和浩特市粮油、蔬菜、肉类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渠道畅通,品种丰富,价格较稳定。为进一步强化日常监测,呼和浩特市第一时间建立了日报制度,每日对重点农贸批发市场和重点监测商超企业物资供应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强化重点生活必需品储备。呼和浩特市将密切关注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全力保障物资调入调拨到位。不断强化储备物资管理,规范调拨使用流程,全面提高物资调拨时效,收到各地各部门物资调拨申请后,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拨付,形成物资“申请-核实-调拨”的工作闭环。为保障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和司机乘客“双安全”,及时为正在运营的1800辆公交车调拨测温枪1800支,为承担运送核酸检测试剂和样本的出租车调拨测温枪1000支,同时紧急拨付专项资金,为公交车配备车载固定式测温仪。

全力保障资金足额拨付到位。一是使用中央直达资金5151.72万元,用于采购医疗物资,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和疫情发生地区。二是按照重点地区人口比例测算,拨付市本级重点区域医疗应急物资采购储备专项资金5000万元,并直接下达到市四区和土左旗。三是实行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便利化政策,按照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和紧急采购程序及时办理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确保采购时效。

问题1:呼和浩特市近期围绕推进疫情防控正在开展重点地区核酸检测,请问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晓燕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始终从“讲政治、重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坚决落实应急物资储备要求,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举呼和浩特市之力、聚各方合力,坚决筑牢“守护生命、人民至上”的抗疫防线,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确保“储”到位。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市本级及各地区共储备7大类、37种、共118538件应急物资,主要有棉帐篷、棉被褥、折叠床、棉大衣、电暖气和应急照明灯具等。冬春蔬菜储备方面:目前,共储备蔬菜6600吨(其中,大白菜1000吨、马铃薯4000吨、洋葱800吨、胡萝卜800吨)。按照每人每天500克蔬菜计算,能够满足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常住人口255万人5天供应量。从蔬菜价格监测及市场供应情况反应,蔬菜市场总体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粮油储备方面:呼和浩特市政策性应急成品粮、油按照主城区255万常住人口每人每天1斤、0.1斤,15天的供应量进行储备。

二是及时“拨”到位。核酸检测开始之后,第一时间启动物资调拨应急程序,建立“快速通道”,根据各地区需求,紧急调拨了棉帐篷1819顶、棉被1000条、棉褥1000条、折叠床800张、棉大衣1900件、棉手套100双、电暖气580个,切实做到按需供应、应拨尽拨。

三是统筹“管”到位。落实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要求,对医疗物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实施统筹统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医疗物资储备要求,新增近1000平方米储备库,坚决保证防控物资及时储备、科学调配。

四是足额“补”到位。根据应急物资调拨使用情况,一方面积极对接自治区,申请调拨帐篷、棉被褥、棉大衣等重要防控物资,确保库存充足;另一方面也全面梳理现有库存情况,积极对接财政局,落实资金,组织物资采购,保证储备及时、物资足额。

总体来讲,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能够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切实保障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问题2:近日以来,群众反映呼和浩特市部分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市场监管部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问题,是如何管控的?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苏云喜答:受短时间“抢购风”影响,呼和浩特市蔬菜等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了波动。针对这一情况,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部门对重点领域、重要商品价格问题开展密集式督查检查,特别是对于事关百姓正常生活需求的蔬菜、粮油等重点商品进行严密监控,及时纠正不明码标价、标价不规范等苗头性问题,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各类借疫情防控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违法行为,做到了“投诉一起、调查一起,发现一起、处置一起”,仅10月23日—25日3天内,就查办了10起价格违法案件。同时,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进行社会公开和媒体曝光。10月24日下午,对赛罕区大学东街羽神生鲜超市涉嫌哄抬物价和新城区隆世丰便民超市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近期还将查处一批顶风作案的价格违法行为。

在进口冷链食品检测、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系统追溯、制度规范、全面排查、通报促动”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工作,建立完善“人、物、环境”共防防线。一是开通追溯系统(蒙冷链),制发《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1号公告》,全面实行进口冷链食品报备制度,规定凡从外地购进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在食品预计到达24小时前,登录“蒙冷链”进行信息报备,货物抵呼后经卫健部门核酸检测合格,并赋“蒙冷链”电子追溯码后,方可销售。截至10月26日中午12时,呼和浩特市注册“蒙冷链”系统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214家,发码量11916个,发码量位居全区第一。目前,累计检测各类食品、外包装、生产经营环境、从业人员等18.37万件次,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二是采取线上巡查和线下监管排查相结合方式,深入开展进口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对于不履行“24小时报备”制度、落实“批批检”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查重处,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目前,已曝光三批次有关情况。25日晚根据前期收集掌握的有关情况,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情况通报,对赛罕区礼舍日式和牛火锅店、赛罕区金百富等4家未落实“批批检”制度和内蒙古草原往事商贸有限公司未赋“蒙冷链”追溯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请大家在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过程中,务必要查看“蒙冷链”追溯码,凡是没有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就是未经过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检验的商品,不要购买。发现未申报、未赋码、未公示的进口冷链食品要通过12315投诉举报,以防“涉疫”进口冷链食品给我们带来风险隐患。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发挥“双惩戒”作用;二是发挥集合性优势;三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四是严防严控冷链食品风险。

问题3:连日来,蔬菜、肉类、粮油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受到市民的普遍关注,请问在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商务局局长李红答: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近期,呼和浩特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监测力度。启动了美通等14家重点保供企业日报监测制度,对蔬菜等19种重点生活必需品每天的进、销、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呼和浩特市日均蔬菜进货量2000吨左右;米面油、肉蛋奶、方便食品市场库存充足,完全可以保证市场正常供应。二是加强货源组织。指导维多利超市等48个重点保供网点扩大库存量,由原来2天的供应量增加到5天左右。针对蔬菜季节性供应特点,调运线路在巩固原来3条主要线路基础上,又增加4条预备线路,提高蔬菜外调能力。同时,与周边蔬菜基地建立产销对接机制,保障货源组织。比如,前几日个别超市出现大白菜货源紧张现象,呼和浩特市及时对接蔬菜基地,当日增加供货量45吨左右,有效稳定了市场供应。三是拓展保供方式。充分发挥电商无接触配送优势,指导美团、圣天生鲜、食全食美线上商城等企业与封闭管理小区建立对接供应机制,保障居民生活需求。针对部分蔬菜价格上涨,组织大型连锁超市每日推出3-5种特价菜,抑制菜价上涨。(记者 梁婧姝)

(责编:孟佳澍、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