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精心塑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景观风貌

2021年06月12日09:08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今年,呼和浩特高标准开展各项生态建设工作,精心塑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景观风貌,着力构建“蓝绿交织、城园相融、诗意栖居、健康持续”的美丽草原都市,以生态园林工作引领城市更新发展实践,激发城市活力,凸显城市魅力,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使青城更加宜居、宜游、宜业,从而形成“生态和谐、多元发展、文脉流长、绿意共享”的城市美学印象,逐步构建“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生态园林体系,进而实现“半城楼房、半城绿”的愿景目标。

今年,呼和浩特园林亮点工作有:新建、改造城市绿道220公里项目;新建、改造提升92处口袋公园、社区游园。在新建、改造城市绿道方面,呼和浩特整合现有慢行道、游步道资源,依托优质的生态园林景观资源,打造“依山而行、傍水而憩、穿林而游、踏草而嬉”的高品质草原都市绿道。以小黑河绿道、二环路绿道、居住区、社区周边便民绿道及建成公园内绿道网络搭建和串接为抓手,全市计划新建、改造提升220公里青城绿道。其中,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计划于大、小黑河两岸及东、北二环沿线等区域新建或改造总长度不低于100公里的青城绿道。在新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方面,为均衡核心区绿地布局,补齐老城区绿化不足短板,全面细致地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工作,呼和浩特利用边角地、腾退地,新建、改造92个口袋公园、社区游园。其中,市本级改造提升20处。

目前,城市绿道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已陆续实施基础建设部分。绿化改造提升于4月初全面启动,目前初见成效。该项目具体工作举措为:一是高标准设计、编制规划建设导则,保证全市绿道网络建设品质;二是精心选址,注重城市优质生态游憩资源的整合串联;三是尽早谋划,为保证项目快速推进实施,将项目建设主体按权属职责分解至各养管单位,压实责任,多方同步推进;四是注重样板示范区段的优先打造和引领作用,集中资金及各方资源的投入,保证阶段性亮点与成效;五是坚持节约型生态发展理念,绿道铺装根据实际立地条件和选址位置,材质主要选用透水、环保型材料,不搞大拆大建、弃旧重修,而以利旧翻新、适度新建、打通断点和微循环、开展串联串接为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呼和浩特计划于城市核心区内营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92处,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以“小尺度”“渐进式”的“针灸式疗法”,更新带动老城区城市功能的修补,均衡绿地空间布局,实现良好生态产品的公平共享。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选址、方案审核及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正陆续进场施工,预计7月1日前完成重点打造项目,9月底全面完成。该项目具体工作举措为:一是精准选址,利用边死角、腾退地、拆迁地等零散、破碎化的消极空间进行园林化的积极改造;二是做好公园定位,紧密结合所处区位、服务对象需求、周围环境来确定公园定位和内涵;三是注重补齐短板,根据500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扫盲”要求,通过拆违还绿、拆墙透绿等多重手段,为附近居民提供标志性、多样性和独特的空间体验;四是做好功能重置,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植被、人文等要素,营造多层次的景观空间,提升已有的景观品质,增添必要的设备设施,为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市民提供不同的活动空间和交流场所;五是口袋公园的建设坚持快捷便利、造价低廉、小规模、低成本的原则,分阶段灵活实施,重点立足百姓需求,强调立地条件具体分析,优化原有场地,从而使“城市更新”更为灵活、实效和长远;六是注重园林、城管、住建、规划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合力下好“一盘棋”,各级园林部门在做好设计统筹优化的基础上,同步实施,全面推进。(记者 宋向华)

(责编:孟佳澍、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