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大寨博物馆里陈列的宝日勒岱和乌审召干部群众当年治沙用过的生活用具。
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
暮春时节,祖国北疆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召地区,沙柳吐绿,沙蒿丛生,空气清新。几十年,几代乌审召人,抱着改天换地的绿色发展信念,让一丛丛绿色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漠延伸、铺展,谱写了生态建设的绿色传奇。
50多年前,乌审召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当时的乌审召黄沙肆虐、满目荒凉,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在治沙英雄宝日勒岱的带领下,当地党员干部和农牧民齐心协力,以不屈不挠的信念和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创了艰苦奋斗治理沙漠的壮举,为改善毛乌素沙漠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69岁的乌审召牧民巴音达来对那段轰轰烈烈的治沙历史记忆犹新。当年他还是一名小学生,目睹了他的父亲与宝日勒岱还有许多大人们一起艰苦治沙的过程,心中埋下了改造沙漠的种子。他的讲述,把人们带回到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
1958年,宝日勒岱在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嘎查(牧业生产大队)担任团支部书记,后来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支部书记。当时的布日都是条件最差的地方,草场贫瘠、劳动力弱,沙化面积占到70%,并且有一种有毒的醉马草肆虐生长,大量牲畜因误食醉马草而被毒死。当时,老一辈人认为醉马草是老天爷种下的仙草,有神性,谁要动它就会大难临头。但是不铲除醉马草便不能放牧,不能发展生产,于是,宝日勒岱教育群众破除迷信,先铲除醉马草,再绿化家园。
她带领乌审召公社的60多名青年,把深入沙漠铲除醉马草的任务包了下来,带着锅碗被褥,铲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从1958到1965年,全公社铲除醉马草累计86万亩,为放牧和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紧接着,在宝日勒岱带领下,乌审召公社进行了治沙、修渠排涝、围建草库伦、打井整地、植树种草等建设项目。1964年开展牧业学大寨运动以来,乌审召人以大寨为榜样,提出了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树、要料、要畜的口号,掀起了以治沙为主攻方向,以草库伦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建设新高潮。他们将过去治沙主要采取“前挡后拉”“穿靴戴帽”种植沙蒿、沙柳的办法发展为乔、灌、草相结合的办法,围建治沙库伦进行综合治理。在学大寨的8年里,乌审召人民先后固定了17万亩流动沙丘,开掘了500多眼水井,修建草库伦6.3万多亩,围墙总长达250多公里,培植了4.3万多亩防风固沙林和用材林。年复一年的治理,有效地锁住了一道道沙漠黄龙。
1960年,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宝日勒岱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64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宝日勒岱治沙精神的感召下,乌审召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创造了人进沙退、改造自然的奇迹,为我国防沙治沙、草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长篇报道《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和题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的社论,指出“乌审召公社是毛泽东思想同牧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随后,乌审召公社被树为全国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典型,乌审召正式被誉为“牧区大寨”。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50多年后踏上乌审大地,乌审召人民艰苦奋斗的治沙精神仍在延续。如今的乌审召绿意葱茏,植被覆盖率已经达80%,森林覆盖率达到33.5%,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向世人展示乌审召人民的“牧区大寨”精神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乌审旗几经扩建,在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建立了一座总面积418平方米的牧区大寨博物馆,记录历史、激励后人。“牧区大寨”乌审召的“绿色基因”正在一代代乌审召人中赓续传承。(记者 王玉琢 郝雪莲 毛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