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绿水青山赋能 生态产业共赢

2021年03月14日09:00  来源:内蒙古日报
 

  呼伦贝尔市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实施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森林保护利用等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坚决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呼伦贝尔市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住青山绿水,优化升级产业,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与产业融为一体,呼伦贝尔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成色”越来越足。

  生态产业化 化“绿”成金

  呼伦贝尔草原面积为993万公顷,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之一,素有“牧草王国”之称。2020年,呼伦贝尔市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5.8%,连续5年稳定在70%以上,位列全区第一。

  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核心腹地的陈巴尔虎旗通过加快推动布局新兴产业,发动起实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该旗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纯天然草甸草原,天然草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位居全国第一。

  2017年,该旗中国草原产业集聚区(PPP)项目开启。作为建设国家草牧业示范区率先启动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寒地区实验室、草原综合馆、产业孵化中心、游客中心、草原产业信息大数据平台等。这个项目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草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技术推广应用,草牧经营主体培训和专业化、集群化招商,致力于把草原产业培育成新型的战略性产业,打造中国现代草牧业示范区。

  在林海深处,绰尔林业局有限公司2017年完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第一笔林业碳汇交易,实现历史性突破。

  “红春绿夏金秋银冬”让人流连忘返。呼伦贝尔市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盘活全域旅游资源,推进冬季旅游常态化,夏季旅游精品化,逐步形成全时旅游、全域旅游的开放新局面。

  立足特色促转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生态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实现点绿成金,为呼伦贝尔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合力。

  产业生态化 点“冷”成银

  呼伦贝尔市冬季漫长、空域广阔,寒冷的气候环境和富集的冰雪资源优势,为发展机动车、航空器等工业品耐冷性测试提供了绝佳条件。

  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机动车、航空器等耐寒测试产业,深挖寒地冰雪经济、临空产业等优势领域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边界,打造独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世界上的冬季汽车测试场大都建立在高寒多雪地区,极限低温和长时间积雪成为建立冬季汽车测试场最重要条件。牙克石市积雪天数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具备推动冬季汽车测试基地向纵深发展的黄金条件。如今成功建设的占地面积132平方公里亚太地区最大封闭式的凤凰山景区,拥有5个人工湖,是开展汽车性能测试的天堂。封闭私密的环境、平整厚实的冰面,使牙克石成为科技部命名的国家级现代服务业汽车测试产业基地。

  陈巴尔虎旗境内的汽车冬季试验试驾产业园区及汽车运动小镇项目,解决了该旗冬季产业发展和旅游收入增长的难题,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

  随着C919大型客机在呼伦贝尔高寒试验试飞圆满成功,进一步扩大了当地对“冷”资源的利用领域。呼伦贝尔市将把握好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政策机遇,继续加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运营服务、通航维修制造、耐寒测试、通航旅游、通航物流、应急救援为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更好推动“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2018年12月12日,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飞行学院落户扎兰屯市,天津杰普逊国际飞行学院同时挂牌运营。飞行学院的入驻,填补了呼伦贝尔临空产业的空白,也是培育新兴产业、新业态,坚持绿色发展的有益尝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这是呼伦贝尔人与青山绿水的美丽约定。呼伦贝尔人正用坚持不懈的绿色追求和绿色发展远见,诠释着永续传承、生生不息的绿色生态精神。(记者 李玉琢 实习生 胜利)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