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养老城 人间重晚晴

——感受呼和浩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2020年11月20日10:41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种愿景如今已逐渐成为现实。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民生考核的重要目标,全力加以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合周围老人的生活习惯打造了“空中菜园”

“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舒适的居住环境

老人正在上“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开设的活力训练课

“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的一处活动区域 

在“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认知训练。

在建华北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在与记者聊了居家养老生活后开心地扭起了秧歌。

老人在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进行康复训练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人上门送餐 

居家为老服务 提升老人幸福指数

“阿姨,我来给您送餐啦。”“你来啦,小佟。”11月14日11时许,家住交通学院家属院的朱女士拿到了热乎乎的饭菜。最近几个月,因朱女士老两口身体不适,子女工作忙,老人的午饭一直是由建华北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送餐。

“多亏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她们人都特别好,像我的家人一样。”见到记者,80多岁的朱女士直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佟树云手脚麻利地把午饭摆放在桌上。“叔叔阿姨,你们慢慢吃,有事儿一定记得给我打电话。”佟树云再三叮嘱完老人后,急忙赶往蒙西文化广场。“我现在去赵阿姨家,她也是一个人居住,我们免费给她配了智能手表,这款手表除了有接打电话的功能外,还可以监测心率、血压,还有紧急呼叫功能,前几天我们的监控平台突然接到老人手表发出的紧急呼叫,我们以为老人有突发情况,后来老人说是她自己不小心按错了。我有点不放心,今天正好过去看看。”

见到佟树云来,85岁的赵素芳老人特别开心,拉着佟树云唠起了家常。担心老人在使用智能手表时还有困难,佟树云又让老人把手表上的功能现场给自己演示了一遍。

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有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后,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服务,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上门了。

居住在丽苑社区的段老先生在听闻居家养老服务后,急忙打电话向辖区的寿康为老服务中心进行咨询。“这个居家服务正好是我们家现在急需的。”老人说,自己今年86岁,妻子83岁,平时儿女不在身边照顾,大部分家务活由妻子承担,但不久前妻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致使腰部扭伤,很多活儿都不能干了。工作人员考虑到段老先生符合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标准条件,就立即安排照护师免费居家上门服务。每次服务过后的电话回访里,段老先生都表示非常满意。在享受了几次政府提供的免费居家上门服务后,近日,段老先生来到了为老服务中心,签了自费居家上门服务的合同。段老先生告诉记者,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工作也仔细认真,而且费用也要比家政保姆便宜很多。

据了解,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根据首府老年人需求,初步确定了 “十助”为老服务,即: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安、助急、助医、助乐、助聊、助学服务,配套制定了11类83项服务标准,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式,积极探索建设“虚拟养老院”,把服务送到老人的家里、床边。

把养老院“嵌入”社区 让老人生活无忧

“嵌入式”养老模式是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两种模式上的补充和整合,即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如意和大街万铭总部基地的“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实地了解在那里生活的老人们的情况。当日10时许,如意长者照护之家里的老人们在专业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正在各自活动。65岁的王女士和往常一样,陪着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伴儿在多功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前进行训练,旁边的护理人员一边指导老人如何操作,一边对老人进行鼓励。对于王女士和老伴儿来说,住在这里的生活每天都丰富多彩。“这个养老机构离家不远,可以随时回家。我和老伴儿的身体都不太好,身边需要有人照顾,而子女的工作又忙,住到这里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王女士告诉记者,机构里的工作人员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对他们的照顾细致又专业。

在“爱照护”如意长者照护之家,记者看到整个中心加入了很多智能设备,比如随处可见的微动感知器,检测老人活动轨迹;AI摄像头,能检测老人行动轨迹;离床报警系统,会在老人起床后向护理人员发出警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防止老人发生意外。入住的每一位老人都配置了智能电动护理床,一按键就能实现床位的升降、坐立位、腿部抬高等,不光老年人使用方便,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床垫可以实时监控老年人的睡眠情况以及心率等生命体征,而且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时将数据传送到老人家属的手机APP上,对老人的情况实时掌握。

负责人刘月龙表示,该中心建筑面积1924平方米,设有47张床位,整体上分为康复和护理两大模块。可以为周围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喘息托养、长期机构照护、术后康复护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独居老人居家远程看护、助餐、助浴、健康评估等服务。

“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模式,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如何养老?不愁吃、不孤独、乐有伴,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社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家养老模式。

11月17日,首府迎来降温天气,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却是暖意融融。下棋、聊天、做康复训练……过去要说能过上这样幸福的晚年生活,97岁的岳喜生老人可真不信。“这里环境好,设施全,周围都是熟人,孩子们也住在同一个社区,过得真舒心。”

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由原厂汉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和服务体质升级后建成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由专业为老企业内蒙古月德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面运营,总面积1600平方米,今年6月正式成立运营。“我们根据厂汉板社区村改居的特殊文化属性,利用户外天台打造了一座600平方米的集园艺风格为一体的生态有机空中菜园。”厂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孙月德向记者介绍,到了春夏季,老人们可以来该中心认领蔬菜,自耕自种,感受田园养生,既能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还能拉进邻里关系,同时也符合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

在采访中,当记者随机采访老年人问及居家养老需要担心的问题时,大多数老人会担心看病就医不方便。孙月德介绍,康养理疗作为一项基础为老服务项目,以他们中心为例,就得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理疗科的对口帮扶,从硬件和软件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该中心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署了绿色就医通道协议,在满足老年人就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满足多样化需求

目前,全市户籍总人口247.12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52.6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3%。“积极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同时作为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师的孙月德表示。

据了解,为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和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三所院校均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已累计招收百余名学生。为加强政府、学校、企业战略合作,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学院、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与呼和浩特市7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校设立养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并在养老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

呼和浩特市还积极申报了长护险试点,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老年人文体娱乐、健身保健、艺术指导等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入驻社区蜂巢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作用,为居家和社区老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积极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公益志愿服务互补共融、多元参与的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模式。

“三年之后我们全市的社区都有社区居家养老试点的场所,有运营的企业。那么在社区的老人,特别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够接受服务。”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局长范挨计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按照三年全市348个社区全覆盖的既定计划,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嵌入式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围绕“家门口养老、智慧化养老、专业化养老、亲情化养老”服务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为幸福养老之城、休闲宜居之城。(记者 刘芳)

(责编:赵梦月、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