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山西路,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摩肩接踵的商业街区,鳞次栉比的裙楼叠戴以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千里长街……”
而现如今的中山西路商业街圈,不仅是呼市商业核心区,更是呼和浩特市首家党建联盟“红色商圈”智能服务一体化区域。
把企业凝聚到商圈,把党员凝聚到支部,大家群策群力,形成互助共建,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营商环境运营新模式。122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处处流动着红色的精神,蓬勃的力量,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营商新环境。
“红色动能”——智能化党建服务绚烂夺目
来到海亮广场A座一层,一处红白相间指示牌格外抢眼。“中山西路红色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凝聚千百万 共绘同心圆”“党群联建区”“党群服务区”“组织生活区”。看着文字,探访之心蠢蠢欲动。
电梯门打开,明亮的环境,夺目的红光,让参观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正门墙面上标有“凝聚千百万,共绘同心圆”,南面的墙壁上则是中山西路红色商圈网格示意图,中山西路富邦商业区、天元商厦商业区、民族商场商业区、巴黎广场商业区、宝马满达商业区、海亮商业区、维多利商业务以及振华商业区在内的八大商区都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在每一个商业网格区内都增设一个党支部。
在党建联建区,中山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晨霞正在给大家介绍即将开发的一项全新智能泊车系统——“小红指路”。“提起中山路停车问题,想必是大家最头疼的事情,一项智能泊车系统‘小红指路’,就能实时看到八个商区地上或地下停车泊位现状,节省了车主找车位时间。”
“只要有空,我每天都会来悦读会读书思考未来,这里的书籍很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会更换一批新的图书文献,舒适的环境,美味的咖啡,让我找到了精神归宿。”王鹏说。
悦读荟里,图书的独特的香味让人沉醉不已,一本本脍炙人口的图书错落有致,摆放整齐,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喜爱的图书,咖啡机独特的味道,弥漫其间,一场心灵的独语就此拉开帷幕。
在党群服务区内,三名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个人以及企业税务事项。“太方便了,以前去税务局办理的事情,现在不到百米就能解决。”市民王颖说。服务区内,还有人才工作室、矛盾调解室、炫彩大讲堂。
“红色赋能”——基层党建治理新模式
据了解,回民区中山西路商业街两侧矗立商业楼宇31栋,商业面积达122万平方米,驻区企事业单位1782家,个体工商户4049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日均人流量近10万人,是展现首府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回民区立足区情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开创基层党建治理新模式,——“红色商圈”。搭建起了学习活动、交流沟通、咨询办事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红色商圈党建联盟以凝聚千名党员先锋力量、发挥百家示范企业带动作用、辐射万名商圈从业人员为主旨,创建了“凝聚千百万,共绘同心圆”特色党建品牌。
商圈党建联盟推行党员“双向管培”制度,着力把商圈内的生产经营骨干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强化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开辟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径。
“红色基因”——不忘初心构筑党群中心
据了解,中山西路红色商圈党建联盟服务中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余万元,在海亮广场打造了700平米开放共享式红色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商圈党建联盟举办“红色商圈开讲啦”品牌活动,下一步计划邀请党校老师、联盟单位的企业家、艺术家走上讲台,讲好商圈故事,传递红色声音。
“红色商圈”企业推行党员“双向管培”制度,着力把商圈内的生产经营骨干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通过“双向管培”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助力企业经营发展。同时,融合内蒙古新华书店、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书画院等辖区资源,开设党建讲堂、艺术讲堂等平台,组织党员观看红色影片、发动员工学习红色书籍、吸引群众聆听红色讲座,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正能量”的传播之源,党员教育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的综合基地。
“红色磁场”——实现党组织“触角”全面覆盖
商圈商业体分布,设置了维多利商业体、王府井商业体和振华商业体等8个专属网格,树立“共商共驻、共建共享”理念,通过“1+8+N”工作模式,逐步实现了情况掌握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推动在网格。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积极打造红色商圈网上党建服务平台,整合商圈企业信息、党建服务资源、发布联盟动态,在线办理业务咨询、办事预约、场地预定等服务。
“红色商圈”的成立,打破了各个党组织之间的行政隶属壁垒,把商户凝聚到商圈,把党员凝聚到支部,变“单打独斗”为“团体作战”,实现党组织“触角”有效延伸全面覆盖,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与商圈经济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筑强“红色商圈”堡垒,优化创新基层治理。(王怡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