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方寸地” 齐念“庭院经”

2020年09月16日09:48  来源:兴安日报
 

  “一亩园能顶十亩田”,这是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哈拉黑村村民常挂嘴边的一句口头禅。近年来,在“红巴乡 绿庭院”联合社的带领下,哈拉黑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村共同发展庭院经济,使勤劳的哈拉黑村民稳步致富。

  走进68岁白凤珍老人的院子,一串串火红的辣椒象征着火红的日子,整齐规划的菜园子里种着茄子、豆角、冬瓜、南瓜等十余种蔬菜。老人指着园子里的蔬菜说:“这园子种了十多年了,原来没有这么多品种,现在上的都是有机肥,种啥都好卖,大南瓜今年卖了36个了,每斤2元的红辣椒也已经都订走了,等过段时间冬瓜也熟了,一茬一茬的菜一茬一茬地卖,每年菜园子的收益就能达到1万余元。”

  “这是第二茬雪里蕻、芥菜樱、小油菜、茼蒿和小白菜。”张秀珍家的庭院同样规划得井然有序,不到一亩地的菜园子,每到春季天气渐暖就扣上大棚,从来不荒着,每年都能有8000元至1万元的收入。“园子不大茬数多,一茬种玉米,二茬种芥菜,一茬种蒜,二茬种白菜或白露葱,明年开春也能卖个好价钱。”张秀珍美滋滋地盘算着她的庭院收入。

  鞠强、鞠宝两兄弟在庭院里搞葡萄种植已经十几年了,是自学的嫁接技术和种植方法,改良后的葡萄树耐寒、抗病、高产,每棵葡萄树能产葡萄25斤至40斤,200多棵葡萄树每年能为家庭增收4万元至6万元。鞠强的妻子笑着说:“有机葡萄从来不愁销路,这葡萄一成熟,我发个朋友圈,一个礼拜就都订没了,好多市里、旗里、牧区的人都来订葡萄。”随后她指着后院的几棵果树说:“我家果树种得也好,苹果和梨的成熟期长,国庆节之后就能采摘卖钱了,村里好多人家的李子、小苹果、沙果等都有合作社来收购,只要人不懒,挣钱一点都不费劲。”

  近几年,哈拉黑“庭院稻”也越来越火,70岁的刘国瑞和老伴在庭院里种了15亩水稻,刘国瑞说:“我的1亩地能产1000余斤水稻,每斤能卖5元到6元;每年种植水稻时,我都往稻田里放蟹苗,还养了35只稻田鹅,螃蟹预计能卖4000元至5000元,鹅蛋4元一个卖了700余个,等到过年时还能卖大鹅。”

  哈拉黑村党支部书记郑宝贵说,“发展庭院经济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径,村‘两委’在每年春季都会免费发放蔬菜秧苗、种子,集体低价采购鸡雏、鸭雏、鹅雏,目的就是为了将庭院种植活起来,利用好每寸黑土地,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建起农家绿色银行。”(包圆圆)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