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加减法”

稀土高新区轻装上阵抓项目

2020年09月01日09:50  来源:内蒙古日报
 

  踩着渣选车间机声轰鸣的节奏,杜占江手拎扳手,步履轻盈,一边巡视设备运行和人工作业的安全情况,一边为忙碌的工人们加油鼓劲,加紧铜冶炼渣的回炉和回收。

  杜占江是全国劳模、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渣选车间主任。相比今年年初企业2亿多元订单发货受阻、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如今,企业在“双富氧全底吹连续炼铜”等多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实现逆风翻盘,上半年实现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32%。

  “今年,我们企业的铜产能和硫酸产能将分别达到11.5万吨、48万吨,实现18至20亿元的产值。”杜占江告诉记者。

  在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000平方米的宽大厂房内,大型龙门钻设备操作工高月飞正熟练地转换着操作按钮,加紧反向平衡法兰的关键环节生产。

  “一天能完成几个法兰的钻孔?”记者问。

  “7个。”高月飞指着操作台介绍说:“这块直径约4米的锚板,经过下料、拼装焊接、机加工3道工序后,就要通过龙门钻进行钻孔,千万别小看这一环节,我们对每个钻孔的大小、距离精度要求极高。”

  因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金海新能源在面临复工复产推后、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用工紧缺等不利局面下,实现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了40%。

  正是有了华鼎铜业、金海新能源等企业的强势复苏,1至7月,稀土高新区1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突破4%。稀土、铝铜、装备制造3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8.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4.1%。

  稀土高新区工业经济之所以交出如此靓丽的成绩单,源于其深挖项目潜力、深耕产业转型、深究政策红利带来的“蝶变效应”。

  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联络人、一套方案”的“五个一”推进机制,今年稀土高新区全力推进80个、总投资594.2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138.33亿元的48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开复工率100%。

  其中,新格环保10万吨/年铝灰铝渣资源化利用、东宝大田年产20万吨绿色生态有机肥和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东宝生物年产2000吨胶原蛋白和震雄铜业10万吨铜拉丝项目已投产。威丰新材料超薄取向硅钢带和震雄铜业10万吨连铸连轧铜杆及铜导体深加工项目正在试生产……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今年,我们将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综合科科长高扬说。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非公路矿用车、相关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牢牢占据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在矿用车领域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该企业产品研究院电液控制研究所高级业务经理王逢全对记者说:“今年3月份,企业获澳洲市场近10亿元矿车合同,经营形势一片大好。上半年完成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21.9%。”

  制造业持续发力,稀土和铝铜产业也比追赶超。上半年,稀土高新区3大主导产业中,电解铝产量达到42.5万吨,铝加工企业实现产量35万吨,电解铜、铜杆、铜丝产量达到3.26万吨,包头希铝因转型升级实现产值逆势增长,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64.5%;1至7月,在18家产值正增长的企业拉动下,37家规模以上稀土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1.71亿元,同比增长4.8%。

  与此同时,稀土高新区坚持“企业活,经济兴”这一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包头市“非公十条”“企业家十条”,充分用好“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着力做好“抓大、扶小、扭亏、育新、延链”5篇文章,结合园区分类和产业特点,统筹制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案,帮助企业落实好用工、用电等各类要素保障。相继出台、落实“拿地即开工”“最多跑一次”“多元化融资”等多项惠企惠民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工业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保障下,工业经济成为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上半年,稀土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36个,完成招商引资全年目标任务的77.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45亿元,同比增长0.2%。(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贾婷婷)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