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2020年08月25日17:14  
 

初秋的暖阳,给满山老杏树增添了生机,溪流趟过绿意盎然的草场,偎依着台格斗村。

迎着微风,明快的歌声和欢声笑语打破了村落的沉寂,农家乐里游客络绎不绝。

台格斗村是和林格尔县(以下简称和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作为“草原都市”的魅力后花园,和林县紧紧围绕“全域化、智慧化、品牌化”的发展战略,从部门推进到党政统筹,从点面播种到连线成面,从立柱架梁到全面发力,一幅“花海和林、宜居和林、健康和林、文化和林”的全域旅游新画卷正在绘就。

时光见证了发展变迁,岁月记录下奋斗足迹。

蒙牛六期工厂

1999年8月,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展工业旅游项目。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蒙牛工业旅游项目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升级,2007年7月蒙牛乳业总部基地工业旅游景区于和林县经济开发区建成投产并开放参观。此后,“蒙”字头工业旅游高品质景区在和林县聚集,形成了以蒙牛、蒙草、蒙树等企业为重点的现代工业游线路。

本着长远规划、逐步实施、量力而行、滚动开发的发展步骤,和林县加大对各景区投资力度,年年搞建设、年年有发展。

盛开的芍药花

为加快开采和林县这座旅游“富矿”,近年来,和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统领,借助区位优势及种植芍药的传统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发展旅游的突破口。每年六月份,和林县盛乐百亭园游人如织,慕名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芍药国际旅游节”已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盛宴、城市形象的窗口、生态文化的名片。

充分挖掘原生态、原生产、原生活的农耕文化、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各自文化和特点的村居式样,展现简约自然、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向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和民俗文化欣赏为一体的复合式旅游发展,和林县让“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渐成旅游新时尚。

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林县文化产业发展迎来难得的黄金期,以后发赶超的劲头成就了文化产业的“速度与激情”,形成了以土城子遗址公园、盛乐博物馆、小板申汉墓、盛乐百亭园等景区为重点的盛乐历史文化游线路。

俯瞰南天门林场

随着景区升级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旅游名片相继出炉。芍药花海花香四溢,南山景区郁郁葱葱,南天门林场绿阴如盖,石咀子湖秀丽如画;革命旧址肃穆安详,先烈足迹从这里追寻,爱国主义精神在这里传扬;台格斗乡村旅游整村推进,足球、马类特色小镇聚集,研学旅行、马术演艺等多种现代新业态旅游模式逐步显现;蒙和泉庄、女神青园等景区景点形成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发展和旅游富民的双赢。

目前,和林县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6家,其中: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2家;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单位1个;水利风景名胜区1个;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1家。

“和林县不仅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集散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县文旅体局局长郭银良说。依托旅游的带动作用,和林县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引进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消费功能、商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功能,吸引和带动旅游发展。

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2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93亿元;2016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03.7万人,年均增长16.4%以上。

全域景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和林县着力打造全业、全季、全时、全民的全域发展模式,拓展户外休闲游憩空间、整合人文自然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基本形成“123456”的全域空间格局,“1”即城关镇盛乐旅游服务核,“2”即金盛、和盛2条景观慢游绿道,“3”为三产融合发展,“4”为生态、文化、健康、乡村四大产业体系,“5”是金融、教育、数聚、马业、足球小镇项目,“6”是全域旅游推进六大行动,即优化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创新全域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加大全域旅游品牌营销、加强全域旅游管理建设、加强全域旅游保障措施。

产业发展协同效应明显,城乡绿化覆盖率得到不断提升,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逐步加强,“快进慢游”产品体系日渐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日益增强……和林县全域旅游路径清晰,发展鼓点铿锵,发展画卷不断延伸。(张晓琴)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