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虽不在 军魂定永存

2020年07月31日11:03  
 

当往昔的峥嵘从军岁月,融入成最后一次饱含深情的敬礼,他们转业投身在了电网建设的事业中,他们将“人民”牢牢记在心上,在安全、生产、抢修的一线,不辞辛苦,践行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他们就是国网蒙东兴安供电公司的退役军人,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讲述他们“转战沙场”的故事。

邵开山,46岁,1999年复员进入兴安供电公司,先后担任班组输电运检工、技术员,后由于表现出色,被任命为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他善于发现,哪个地方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哪个作业程序需要改进,哪个作业程序需要改进......他以一个输电人的使命感、执着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屡屡请缨带头攻关。2020年3月,他带领带电作业班先后开展了蒙东地区首次±500千伏伊穆直流等电位作业、500千伏红兴线等电位作业。

邵开山在66千伏乌大线进行验收(张泽林摄)

张瑞博,41岁,1998年复员进入兴安供电公司,2015年担任输电运检班长,22年的职业生涯,他参与了60余次事故抢修和10余次工程建设工作,负责指挥了10余次事故抢修任务,完成线路作业百余次。2020年6月,±500千伏伊穆直流开展停电作业,张瑞博作为工作负责人带着新入职的员工参与检修,作业现场,他的工作服被汗水湿了又湿,在背上留下白色的“印记”。22年的输电专业工作生涯,张瑞博“退伍不褪色”凭借着部队中练就出的军人品质,使他成为了输电专业的青年骨干,黝黑的面庞上烙印的是22年的饱经风霜,也是22年的成长历程。

张瑞博(左)在±500千伏伊穆直流作业现场(王思璇摄)

王学勇,45岁,1996年复员进入兴安供电公司,2020年任输电运检班长,同年6月他所辖的线路遭受飑线风袭击,13级的大风加冰雹造成220千伏前突1号线7基塔倒塔,为了保证倒塔区段光缆的稳定运行,在暴雨如注的夜晚,他24小时坚守在倒塔现场,恶劣的天气为抢修任务增加了难度,终于,7月1日12时,220千伏前突1号线送电成功,这场起于风雨,止于骄阳,历时11天的抢修拉下了帷幕,这11天,王学勇吃盒饭、睡帐篷,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风雨里毅然坚守。这11天,王学勇和抢修队伍一起,干出了“兴电速度”。这11天,他用行动诠释了军人本色和电力人的专业水平。

王学勇在66千伏前万线进行消缺(张泽林摄)

吴昊,41岁,2003年复员进入兴安供电公司,曾担任输电运检班长,现任兴安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兴安地区66千伏线路的运维工作压在他肩上,压力越大越是激发着他的干劲,他说“只有我做好了,才能带领好工区,工区好了兴安电网就没问题!”年轻的脸庞写满了坚毅。每一次任务,他都冲在前列,在保供电最远最艰苦的保电现场,这里上山没有路,他用手拨开荆棘向上爬,还要忍受着蚊虫叮咬、堤防着野猪偷袭。在前突线的抢修现场,他力排万难,凭借多年的经验提出修补铁塔基础的方法,挨家挨户与农户协商抢修占用的耕地等赔偿事宜。在500千伏带电作业现场,他和检修人员同吃同住......

吴昊(右)在220千伏前突1号线倒塔现场指挥作业(王思璇摄)

从“军装绿”到“国网蓝”,无论角色怎样变化,输电工区的退伍军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誓言。(张泽林、王思璇)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