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写在村民的笑脸上

2020年06月23日09:29  来源:内蒙古日报
 

  走进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莲渠乡霸王河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魏小磊家,整洁温馨的屋内,魏小磊读大学的女儿正在做饭,儿子在上网课。驻村第一书记乔慧介绍说,2017年,因没钱供孩子上学的魏小磊被列入精准扶贫户行列。几年过去了,在各项政策的帮扶下,他不但脱了贫,更在“智志双扶”政策引导下种起了大棚、养起了大雁,成了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代表”。疫情防控期间,他还主动到村委会捐款献爱心。

  在集宁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像魏小磊一样的813户153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绩来之不易。集宁区依托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两大优势”,打造乡镇党务干部、村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党员、村后备、农村网格员“七支队伍”,抓住压实党建责任、干部包联和驻村服务、扶贫考核“三个关键”,结合“五个一批”,推行企业引领、项目带动、就业扶贫、公益保障“四种模式”,解决贫困农户就业1026人,辐射带动全体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8元,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的强大动力,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

  “原来自暴自弃,不好的事儿都能遇上,后来村干部、第一书记想办法帮我,让我也觉得应该自己主动改变生活状态。”白海子镇六苏木村的武栓成不好意思地说。2017年以前,武栓成家是村里数得着的困难家庭,妻子患病、孩子无钱入学。自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就及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先后开展教育资助和健康扶贫等帮扶措施,武栓成自己也积极加入到公益岗位上工作。2018年,武栓成一家顺利脱贫。为了让他家有持续稳定的增收,村“两委”今年又给他们送去了两只羊,预计年收益在6000元左右。

  村民们思想的转变,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几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如今,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思想上、生活上都有明显变化。

  霸王河村、李长庆村的现代农业大棚租赁,大十号村的扶贫车间、赛诺羊厂和六苏木村、南洼村农产品仓储,圣家营村特色养殖、旅游观光等,都是“区里抓引领、乡镇抓布局、村里抓实施”三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的彰显。

  2019年,集宁区25个行政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48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其中11个村收入1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益分类分次发放到村民手中,助力村民稳定脱贫的同时,也让村民拥有了奔小康的信心和动力。

  “一村一品”“一院一景”,一片片整齐漂亮的新房,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一张张脱贫后的幸福笑脸都是这场攻坚战的生动缩影。2020年,集宁区将持续抓党建与促脱贫有机融合、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绣花”功夫,精准落实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各项措施;将持续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以产业促增收、稳脱贫,由“输血”变“造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及庆玲)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