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公安:打好“三场硬仗” 彰显忠诚担当

2020年06月10日09:58  来源:通辽日报
 

  2019年以来,市公安局按照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服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拱卫祖国北疆,奋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促稳定

  “边巡逻、边宣传,中队每天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扎鲁特旗公安局交管大队香山市际服务站民警王利说。在扎鲁特旗五道井子集贸市场,一场“流动的交通安全讲堂”吸引了不少农牧民。

  将公共安全管理延伸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市公安局着力强化道路交通、危爆品排查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为期三年的压降亡人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交通环境持续改善,有效预防避免了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发生。

  “2019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2017年同比下降60.06%,两年来通过这项行动挽救了数百家庭。”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齐昌介绍。

  市公安局坚持人民至上,创新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市公安民警带着深厚的感情广泛开展群众工作,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持续深化“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枫桥经验”之花在草原上盛开。

  “在农村,老百姓发生矛盾纠纷后,经民警一调解,老百姓的心气顺了,生产生活也顺了。”扎旗巴彦塔拉苏木苏木达徐跃说。经常到群众中间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在巴彦塔拉苏木派出所所长李昆明的带领下,一件件“烦心事”“闹心事”被成功化解,邻里守望相助成了嘎查“最美乐章”。

  扫黑除恶保民安

  护航百姓平安,剑指黑恶犯罪。

  以冯强涉黑案为首案,通辽市率先在全区打响扫黑除恶第一枪。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扫黑除恶为引领,构建打击犯罪新机制,为脱贫奔小康彻底扫除障碍。着力攻坚命案积案,突出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多发性犯罪和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破获了一批影响恶劣、群众深恶痛绝的案件,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全市立刑事案件7773起,连续三年都是全区抓获、羁押、公诉犯罪嫌疑人最多的地区。三年累计侦破积压命案41起,抓获命案逃犯47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负责同志说。

  聚焦基层政权,市公安局着重对宗族势力、长期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等影响小康社会建设的问题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先后打掉了薛某辉、张某新、刘某东等黑恶犯罪团伙。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净化“两委”班子,扫除了障碍,夯实了基层执政根基。

  “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2个,占全区六分之一,恶势力犯罪集团15个,铲除恶势力犯罪团伙11个。”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

  利剑之下,全市社会大局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治安稳、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

  警民共建奔小康

  着力为人民造福,用心用情帮扶困难群众,用力用劲儿把扶贫工作做好,扶出了一条带有“民生温度”的警民共建之路。

  走进奈曼旗八仙筒镇垦务局嘎查,不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这座特色养殖场是民警朱大鹏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为村集体建的。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垦务局嘎查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朱大鹏已连续奋战13个月。经过3位民警连续三年的持续攻坚,嘎查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90户已实现脱贫。

  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主要领导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倾听百姓心声,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先后选派9名民警任7个嘎查村驻村第一书记。协调项目资金,发展富民产业。加强基础建设,深化思想、教育、就业、健康扶贫,贫困群众精神振奋,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为让群众在小康路上走得更通畅,市公安局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互联网+”便民服务模式,推行“一网通办”等便民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9年,通辽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7.78%,安全感达98.32%,扫黑除恶满意度达98.14%。(王晓飞 王强)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