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记录新农村建设路上的好风景

王慧

2020年06月09日16:51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呼和浩特市恼包村文化大院的展厅里,一张颜色发黄的老照片让许多游客驻足观看。恼包村村主任助理高明指着照片上的房子说:“这个房子是五六十年代的土坯房,木制的窗框用纸糊着,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如今这张老照片已经成为了永久的回忆。”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到人气爆棚的网红村,呼和浩特市恼包村的神奇蝶变,让人惊叹。在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恼包村,感受恼包村的历史文化,打开档案之门,探访恼包村由穷到富的难忘历程。

恼包村西距首府呼和浩特18公里,行政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959户2480人,由于村庄座落在大青山前坡的低洼地带,五道洪水沟在此交汇,历史上水患较为严重,长期威胁和影响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自建村以来,受地下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靠天吃饭的恼包村百姓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

“过去,呼和浩特市恼包村的村民都住在几十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家户户以种地为生,由于土壤不好,种植的作物收成也不是很好,就算年景好的,一年下来也只能收入几千元,家里生活紧巴巴的。如今,村子整体换了新址,村里也盖起了小洋楼,宽敞的柏油马路两侧仿古建筑林立,来来往往的游客让我们村里的经济也火起来了。”家住呼和浩特市恼包村村民冯林忠告诉记者。

如今的恼包村干净宽敞,到处散发着文化气息。

走进恼包村,散发着文化气息的仿古建筑矗立在马路两侧,潺潺的泉水从假山上流下,置身其间,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记者看到,一座大型仿古建筑的牌匾上题着“文化大院”四个大字,这里相比其他地方游客略多。这里承载着恼包村旧貌换新颜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档案,从恼包村的历史发展、人文历史、民风民俗、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展示,全面讲述了恼包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

恼包村文化大院里完整地呈现了恼包村的历史变迁

恼包村村主任助理高明说:“2015年,我们开始收集整理恼包村的档案资料,目前为止加上库存,文物有2000多件,文字材料有600多份。恼包村的文化大院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特色主推项目,游客可以随时进来参观,了解恼包村从贫困到富裕背后的故事。”

文化大院展馆一角

记者从文化大院的档案馆中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恼包村,生产生活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很差。进入八十年代,恼包村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才逐渐好转起来。档案资料显示,2013年,恼包村村委会立足本村优势,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生态补偿和社会兜底等措施和渠道,多措并举为村民创收增收。2015年,原有贫困户56户141人的全部脱贫,如今的恼包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6000元。

恼包村地处G6、G7、绕城高速以及110国道交汇点,是呼和浩特市的东出入口。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优势,村集体引进仓储物流项目,建成占地1137亩、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级的大型物流园区,解决恼包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岗位2300个。

2015年起,恼包村致力于打造乡村特色文旅产业,以江南水乡园林风格为主,建成文化大院1座,精品民宿9栋,四合院12座。打造了建筑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商业街、美食街,可容纳商户108户,为3万人提供休闲购物、住宿餐饮等服务。2020年,全部产业投入运营后,届时旅游淡季可实现日均收入12万元,旺季则可达到日均收入50万元,可保障800人就业,有效带动地方经济良好运行。

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一叠叠老档案,记载着恼包村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承载着几代人的珍贵记忆,也从一个侧面记录着自治区在脱贫攻坚这条奋斗之路上的点点滴滴。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经济业务指导处处长杨向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治区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始终着眼于精准扶贫的大局,让档案为扶贫工作做好服务,面对动态调整的脱贫数据,自治区档案馆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会及时做出调整,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中所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齐,保管好,整理好。真实地记录党和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和贫困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