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破题、高质量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0年06月05日18:11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2020年是奠定乡村全面振兴基础的关键之年。近年来,城川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三个中心、打造三大基地”的战略定位和城川镇“一带三区”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组织牵动、基础带动、产业驱动、点户联动、服务推动、市场拉动、品牌促动”七化联动思路,紧扣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在解决影响乡村振兴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上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地探索和大胆破题,强势助推“红色先锋,绿色城川”精彩开局。

一、党政主导,系统规划,乡村振兴立于高起点

要沿着正确方向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走好,必须坚持党政主导,规划先行,分类推进。一是在中央、自治区、市、旗相继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后,城川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规划了2018年-2022年五年蓝图,并多次召开会议对《城川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就《方案》总体要求,整体布局,具体举措,实施步骤,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二是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坚持利于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的要求,全力推进“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优化城乡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一核三翼多点、一带三区多园”的产业发展架构(一核三翼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构架,一核,即以全国特色小镇和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格局,三翼,即S216线、城昂线、城二线,多点,即农家乐、牧户游、渔家乐;一带三区多园的农牧业产业发展构架,一带,即在南部沿无定河地区高效农业经济带,三区,即东北部发展现代畜牧业高效经营经济区、中部农牧交错地区建设现代农牧业综合经营经济区、西南部农区建设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经济区)。三是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推进。根据全镇32个嘎查村(社区)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确定了以农牧业发展为主导的集聚提升类嘎查村(社区)26个,以强化服务城镇发展为主导的城郊融合类嘎查村(社区)3个,以注重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特色景观旅游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为主导的特色保护类村庄2个,以生态搬迁为主的搬迁撤并类嘎查村1个。

二、注重管用,突出重点,找准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解决民生入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妥善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乡村要美与农牧民要富的有机统一,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实施农牧业产业升级转型工程。一是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在于城川镇南部沿无定河地区以发展高效农牧业为目标,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以优质绿色瓜果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生猪产业和适水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经济带;在东北部发展现代畜牧业,将草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合理控制载畜量,依托天然草场,开展肉牛、肉羊品种改良和养殖,推广冬春舍饲、夏秋放牧养殖模式,生产绿色有机牛羊肉,形成以生态工程、草畜平衡工程和“菜篮子”保障工程为主的现代畜牧业高效经营经济区;在中部农牧交错地区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扩大粮饲兼用型玉米和苜蓿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肉牛、肉羊养殖,走农牧并重、草畜结合的路子,依托哈日色日草原、榆树豪、巴彦希泊日草原等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牧户游等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牧业综合经营经济区;在西南部以麻黄套村、马鞍桥村等农牧结合区坚持生态优先、草畜平衡、特色种养,加快生态恢复和草食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生态特色产业。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城川寨子”“鄂前旗羊肉”等旗域共享品牌标识,形成拳头产品、抱团开拓市场,切实让绿色形象树起来,绿色产品走出去,提高优势农畜产品品牌效益,实现优质优价。三是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打造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网店群,推动本土特色商品“触网上线”,开展“订单农业”等模式,提升城川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服务能力,完善珠和社区、高潮畔村、麻黄套村三处农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分拣、加工、包装、冷库等设施,逐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到2022年,培育3家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2处农畜产品仓储物流(冷链)中心,新建镇电商服务中心10个,嘎查村电商服务站32个。四是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集体经济。重点发展以旅游带动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借助城川红色拓展基地、巴彦希泊日草原、大沟湾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牧旅游,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同时推出传统工艺品、优质奶制品、绿色农畜产品,让游客在“农牧家乐”感受城川人民的好客,体验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同时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观景、踏青、游览、食宿、体验为内容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响红色研学这张牌,增加农牧民和嘎查村集体收入。到2022年,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嘎查村达到50%以上,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占到90%以上。

(二)以绿色崛起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系统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加强生态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对城乡生态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鼓励农牧民个人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等空地自行植树造林,以村庄周边空地为绿化重点,兼顾绿化美化和经济生活实用性,打造小型果蔬园,发展庭院经济。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二是坚决落实环境保护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绿色生产,重点做好农药化肥减量、生活污水减量、废弃物排放减量等工程。到2022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三是以三治(治厕、治圾、治水)为重点,强化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农村环境问题集中整治,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环境面貌。到2020年,完成户改厕任务4005户,全镇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2020年城川镇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户清洁、村收集、镇转运、旗处理的“四位一体”的城乡保洁模式日趋完善。突出无定河水体、水域管护,实现“五无”目标即“无垃极、无违建、无淤积、无损毁、无污染”,为顺利完成河长制工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实施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繁荣工程。一是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功能,加强和完善嘎查村“学习讲堂”“道德讲堂”等农村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二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蒙元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加强宥州古城、萨拉乌苏文化遗址的保护、包装、宣传和推介工作,挖掘、汇聚、集中展示城川红色文化底蕴和资源,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三是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按照“五有”的要求,促进阵地文化、流动文化与数字文化服务相结合,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到2020年,每个嘎查村至少有1个文化室。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以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坚持村民自治、乡村法治、家庭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强化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由嘎查村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领导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形式,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532”工作法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让农牧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及时反映和处置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三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树立法治理念,将涉农涉牧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推进镇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村牧区法治管理水平。四是提高乡村德治水平。组织开展“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寻找最美嘎查村教师、医生、村官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事迹宣传,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五)以引才汇智,实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一是从“上”想办法,把人才“引进来”,因村制宜匹配发展人才。根据发展实际,提出急需人才“清单”,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到嘎查村挂职或任职,帮助嘎查村解决发展问题。二是从“外”想办法,把人才“请进来”,因业制宜招引技术人才。通过嘎查村集体以良好环境招引新型经营主体、以优惠政策招引技术人才。三是从“内”想办法,把人才“留下来”,吸引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稳定嘎查村“两委”干部队伍,支持作风好、有头脑的村干部大胆决策,在发展嘎查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上闯出新路。

三、狠抓试点,稳求突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探路破题

按照“点上突破、局部见效、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对2019年确定的麻黄套村、苏坝海子村和2020年确定伊克柴达木嘎查三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行先试,为城川镇乡村全面振兴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一是按照“五星达标,特色创建”的总要求,编制完成了三个示范村的规划方案,经旗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印发执行。二是结合立地条件,实现了“一村一品”。麻黄套村合理规划了“一个核心、两大板块、五大基地、六大功能区”产业发展布局,依托马铃薯、白萝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由仓储区、冷链物流区、农畜产品交易区、生产加工区和办公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构成现代农牧业物流园区,实现了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市场化、标准化”向更高层次推进。苏坝海子村按照“红+绿”总体发展思路,依托红色拓展训练基地和“十里长廊”景观区,建设规划以柳林、水库、草原为主的十里长廊,总体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四片区”的整体布局结构,并结合资源与植被特色,结合地貌与空间特征,形成“一廊、四区、六节点”的景观空间布局,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农牧民参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以服务红色拓展训练基地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建立三大特色区域,全面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带动村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伊克柴达木嘎查产业发展思路是以发展红色文化体验为引导,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激发带动绿色畜牧业多元化发展,重点打造1处红色研学体验点,主要包含党性教育、生产体验、生活体验、文化体验四大类项目,通过不同年代的住房、交通工具、生产工具、通讯工具、文化设施、生活用品等,让体验者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生产、生活的变迁。同时,强化以萨福克肉羊良种繁育为主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一批手工艺品、优质奶制品、绿色农畜产品作坊,按照一户一品的原则,形成一个规模化的销售基地。

蓝图已经绘就,前景催人奋进。城川镇将继续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愿景,始终保持乡村振兴实施的主动性、创造性,坚持用系统的思维精细谋划,用综合的手段解决问题,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力量,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红色先锋,亮丽城川”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张海东)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