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带笑颜——多伦生态建设二十年

2020年05月18日10:23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沙进人退”到“绿色经济”。二十年来,多伦县举全县之力持之以恒搏击黄沙、荒漠与贫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用最大努力、最高标准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书写绿色传奇,勾勒发展蓝图,着力写好山水文章,打造生态宜居之地。

绿色是多伦最靓的底色,生态是多伦最大的特色。从北京出发沿111国道、239国道直奔多伦,沿途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高低起伏的草原让人流连忘返。如今,多伦已是京津冀地区避暑休闲的首选之地。

但是,你了解二十年前的多伦吗?

从2000年到2020年,多伦县用20年的时间防沙、固沙、治沙、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百万亩碳汇景观经济林工程、建设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绿化战役一轮接一轮,人工绿浪一波接一波,不断续写着新的绿色传奇,释放出巨大的“绿色力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自然生态系统得以逐渐修复。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北京奥运会特别荣誉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昔日京津风沙源变成了如今名副其实的“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园”。

全力以赴 交出满意“生态答卷”

“扭住防沙治沙不放松,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20年来,多伦历届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生态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实现了多伦沙漠到绿洲的蝶变。

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坚持国家投资与群众投工投劳、发动社会化造林相结合,采取“封、飞、造、禁、移、调”对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确立了“生态固基”战略目标。

优化结构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随着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健康发展轨道,生态建设也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三大特点,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林业发展的“活不了、投入少、管不住、富不起来”的突出问题,并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建设市场化、规划产业化、技术标准化、经营资本化、建管统筹化”的多伦经验。

生态建设中,国家投资的工程采取“花钱买活树”措施,实行紧密型工程承包建设;社会投资的工程采取“谁造谁有、严格验收、及时定权”方法进行,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充分调动承包造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种苗、栽植、管护等各环节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自主推广使用多种林业高新技术措施及产品,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目前全县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每年均达到90%以上。

一、谁投资 谁受益

吸引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县内55个农民林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2011年至今,“双百万”工程和规模化林场建设累计投资21.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1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9%;地方政府投资6.4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30%;社会投资8.8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1%。针对资金严重短缺的实际,多伦县积极协调农发行贷款1.4亿元用于资金周转,形成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二、政策引导 项目扶持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通过实行全年禁牧,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有效解决粗放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与林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农牧业生产向以肉、乳、菜、薯、林五大高产高效农牧业产业化方向的转变。

三、全民参与 建立长效机制

规定国家公职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义务植树,为多伦的绿水青山再出力、再添彩,在全县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管护好这片绿海同样责任重大,建立健全以森林公安、草监局、乡镇护林大队和村组生态防护员为管护队伍的四级管护网络,协助林权所有者开展管护工作,加大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生态项目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护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

绿满多伦 全民共享“绿色成果”

一、以生态为底色 以文化显特色

全县上下凝聚生态共识,厚植发展根基,协同推进生态建养与城乡建设,切实提高社会“绿色福利”,促使全民共享“绿色成果”。

把绿色作为城市建设最美底色,突出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统筹实施城区道路、河湖、公园、广场等绿化工程,致力于打造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城镇绿化系统,构建起环城25公里生态圈,城镇绿化面积达到300万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城中绿、绿绕城”的生态美景逐步形成。

二、做资源消耗的减法 做绿色产业的加法

依法取缔违规采石场,加强露天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大力推动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持续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打响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018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做资源消耗的减法,也要做绿色产业的加法。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多伦县积极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多伦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培育发展种苗产业;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引导农民从事林下种养业;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通过嫁接扁杏、金叶榆、金叶垂榆,蒙古野果栽植等提质提效,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引进多家龙头企业进行林业主、副产品加工经营,带动林沙产业发展,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来自林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让更多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拿股金、收租金、挣薪金的“三金”农民;全面开展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振兴等专项行动,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三、国家要生态 百姓得实惠

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将林木纳入保险业务范围内,实行林木资产保险,提高农民等建设经营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保护了林木所有人的利益。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全县“双百万”工程及规模化林场建设总投资21.3亿元,其中用于整地、造林、苗木装杯、浇水等劳务费用达到8.5亿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40%,工程直接解决近1万名城乡人员就业,参与工程建设者人均增收8万多元。

厚植底色,与绿同行。如今,绿色已成为多伦发展“主色调”,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是多伦人的共同感受。绿色,不仅装点着多伦人的新梦想,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也装点着多伦生态发展的新篇章,使多伦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