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侠:28年的坚守 换来果香万里

2020年05月17日11:16  来源:通辽日报
 

王宝侠为果农进行技术培训

一个四处透风的简易棚、几十个塑料板凳、整理箱上摆放的黑板、几十双专注的眼神,激烈而热闹的交流讨论,一场别开生面的塞外红苹果种植技术讲座在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一果农家开始了。来自各旗县的果农一早便来到这里,等待着市林科院副院长王宝侠的培训讲座。这样针对果农、旗县林工站人员的果树种植管理等新技术的培训讲座,王宝侠每年都要讲上百场。

认真聆听王宝侠技术讲座的果农

王宝侠是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的研发推广者,多年来,她致力于促进全市林果产业发展,在半干旱地区果树良种培育、寒地果树丰产配套技术研究、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现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经济林研究和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她接地气儿,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倾注了全部的青春和心血,被老百姓称为“地头院长”。

王宝侠现场为果农进行技术培训

1991年,王宝侠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29年来,她坚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助推精准扶贫,真诚热情服务于农牧民群众。

“王院长,我栽的果树好几年没结果了,您能来帮着看看吗?”科左后旗金宝屯镇村民郑国华在电话里焦急、恳切地发出了请求。

王宝侠现场为果农培训

塞外红苹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开鲁县北兴村果园被发现。当时技术不成熟,果树经常七八年不结果,类似郑国华家果园的情况很多,果农基本见不到效益。针对该情况,王宝侠带领其团队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该技术可确保塞外红苹果3年开花、4年丰产、5年亩效益达万元

王宝侠在林科院下乡记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年累月、寒来暑往,王宝侠数不清一年当中有多少日子奔走在下乡的路上,市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室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是最好的见证。对于果农的期盼与需求,王宝侠总不忍拒绝,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基层林场,手把手教授果农修剪、拉枝,开展技能培训。栽种果树实践性很强,王宝侠总是耐心地为果农讲解,手把手传授技术。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果农的果园里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果树生长季节,她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果农只要有问题,都会第一个打给她,她是果农的贴心人。

科尔沁区大林镇西归力村村民王连和老伴儿患脑血栓不能劳动,家里7亩地栽种了塞外红苹果,2018年卖了64000元;2019年虽遭雹灾,也卖了3万元。王连和老伴激动万分:“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效益这么好,都要感谢王院长啊。”

塞外红果园

塞外红苹果从发现、调查、试验、鉴定,再到技术革新、推广、销售、见效,20多年的时间,一路走来,其中的压力与辛苦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遇到一个好品种是件幸运的事儿,研发一个新品种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有苦也有乐。看到果农有收益,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顷刻间就让我忘记了苦与累。我觉得,付出也是一种幸福。”王宝侠眼角噙着泪水。

塞外红苹果的成功选育,填补了通辽市乃至全区苹果品种自主研发领域的空白,经济效益是传统种植品种的5倍以上,现已成为东北、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果树种植的首选树种,发展势头强劲。王宝侠用29年的坚守让塞外红苹果在科尔沁草原繁盛,走向全国各地。

在塞外红果园采摘的游客

科研人要坐得住冷板凳。王宝侠用数十年的潜心专研和坚守,成功选育了塞外红苹果以及文冠果优良单株,并推广示范丰产栽培新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培植一户辐射一村带动一镇”的发展构想,在全市各地建立和培育果树种植示范户10余户,辐射带动了各旗县市区区域特色果品村和果品镇的大发展。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王宝侠辛勤的工作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及同行的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通辽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通辽市首届“行业领军人才”、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李娜 王晓飞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