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穷帽子”

2020年04月16日10:29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平整土地、联系种子、购买化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海子湾村村民张文兵,一天下来忙得脚不着地。

今年44岁的张文兵是泊尔江海子镇2015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国家政策扶持加上自身勤劳肯干,2016年就成功脱贫。

张文兵(中)为春耕做准备。 (来源:东胜发布)

张文兵告诉记者:“那时候两个哥哥相继去世,父亲患了癌症,我只能放下手上的活儿,带着父亲四处治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生活失去了方向。知道我的情况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上门给我出点子、帮我谋划,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说起这段脱贫的经历,张文兵仍然感慨万分。

在备足春耕物资之后,他又要赶紧开始忙活新建400平方米养猪场的事儿。忙里忙外的张文兵在鄂尔多斯市水务投资控股集团海子湾驻村第一书记郝梓舟眼里是个愿意吃苦、肯干的人。

郝梓舟说,像张文兵这样的户子,致富增收不是问题,关键是引导和帮扶。精准把脉张文兵的实际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引导张文兵学习甜玉米种植技术,亩产增收1700多元,还帮他销售农村肉猪,每年增收30000多元。

养猪让张文兵尝到了甜头。今年年初,张文兵有了扩大养猪规模的想法,但是他缺乏启动资金,帮扶干部得知情况后,为他协调了50000元无息贷款。

驻村干部送来了贷款审核表。 (来源:东胜发布)

有了资金,新养猪场建了起来,但买猪仔的钱不够,这又让张文兵犯起了愁。正在犯难之时,驻村干部又给他送来了小额助农贷款审核表,张文兵的养猪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张文兵自学扫帚制作。 (来源:东胜发布)

农忙时,张文兵会利用自己家的农机去周围村子犁地、播种、收割,赚取一部分生活费;农闲时,他自学制作扫帚的手艺,一把把纯手工制作的扫帚既结实又好用,成为村民争相订购的抢手货。去年一年,张文兵利用零散时间共制作了800多把扫帚,仅这一项就为家里带来了8000多元的收入。在旁人看来张文兵太辛苦了,但张文兵觉得,这样的日子才热气腾腾,心里才会踏实、舒坦。

如今,张文兵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种植和养殖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全家搬进了移民房,8岁的儿子就近入学,还有教育补贴,妻子也有了工作。张文兵说:“脱了贫让我卸下了心里的重担,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我还要继续努力。”

能吃苦、有想法、众人帮,张文兵夫妻俩现在信心更足了,“我们要让日子过得更红火。”今年,张文兵计划养200多头猪,打造自己的现代化养猪场。如果收益好,他还要把养殖技术传授给周围村民,和村民一起致富。(孙云霞)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