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興安盟:招商引資有熱度 營商環境有溫度

2023年02月09日09:4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73.03億元,同比增加37.87億元,增長16.1%,完成年度計劃的120.7%﹔實施總投資5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73項,引進國內到位資金134.1億元……2022年,一組喜人數字,成為興安盟大抓招商引資的生動注腳。而這份成績的獲得,無疑與其開放的招商理念、務實的招商舉措和一流的營商環境息息相關。

  春節前夕,扎賚特旗委書記帶隊赴河北省邯鄲市、江蘇省江陰市、南京市和北京市,開展招商引資考察洽談對接。其重點拜訪了公牛電纜有限公司、雙良集團江蘇恆創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與壹諾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圍繞電纜及路燈杆生產、新能源開發、單晶硅及光伏板生產、生物有機肥生產、農特產品銷售等與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建立了合作基礎。

  過去一年,興安盟聚焦現代綠色農業、生態文化旅游、清潔低碳工業、特色商貿物流四大板塊,立足招大引強,實施產業鏈式招商。盟旗兩級地方、部門單位負責人靠前指揮,主動化身“招商員”,任產業鏈鏈長、包項目、組專班,高位推動加快產業鏈發展及重大項目落地進程。

  同時,興安盟從用地、科創、旅游、搬遷等十方面為投資企業提供大力支持,優化投資軟環境,打造政策窪地。5支盟級駐外招商組,赴97地對接近600家企業,達成意向合作金額超10億元。

  2022年12月24日,興安盟舉辦了冬季旅游推介會暨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變“貓冬”為“忙冬”,以“冬忙”迎“冬收”。在簽約儀式上,來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67位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簽署了15項合作協議,總投資額達219億元。合作內容涵蓋現代綠色農牧業、清潔低碳工業、文化旅游業、特色商貿物流業等領域。

  興安盟通過啟動“冬儲、春播、夏忙、秋收”項目建設“四季行動”,竭盡全力抓項目、爭項目、招項目、推項目。在開展秋冬季集中行動期間,以項目落地、資金到位為導向,動態儲備了96個前期手續成熟度高的優質項目,舉辦3次集中簽約活動,簽署59項合作協議,投資金額397億元,通過攻堅項目前期工作,全力以赴促進項目提速提效提質。

  興安盟還將“能人返鄉”與招商引資緊密結合,動態建立興安籍能人庫、興安驕子庫,相繼召開4場能人返鄉現場會活動,並通過“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招引更多優強企業和項目入駐投資,推動產業發展新突破。

  春節過后,位於突泉縣循環經濟工業園內的內蒙古興美科技有限公司機械轟鳴,一派繁忙景象。自2016年正式投產試運行以來,因產品其質量備受用戶信賴,市場銷售異常火爆。內蒙古興美科技有限公司在落戶的同時還充當了牽線搭橋角色,把自己的經驗向合作客戶分享,陸續協助引入了5家配套企業,涉及投資金額17.35億元,其中2家企業整體搬遷落戶興安。特別是極鑄工業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裝備生產基地項目,已列入自治區重點項目范疇,在盟內實現了精密裝備制造產業的鏈式破零和突圍。

  “無論是在營商環境還是項目建設方面,興安盟對企業進駐的支持力度都很大。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伙伴企業進駐興安盟,於是我就把自己的經驗向合作客戶們分享,介紹大家來興安盟落戶‘抱團’發展。”該公司董事長楊樹發說。

  高質量的項目要有高質量的營商環境作保障,興安盟堅持用優化升級營商環境來寫好招商“后半篇文章”。通過成立由盟委書記任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舉措落地見效,讓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要素保障更加堅實有力,法治監管環境更加健全規范,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包容開放。

  眼下,在興安盟各蘇木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可直接辦理政務服務497項,企業開辦辦理環節已壓減到1個,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分別達到99.92%、95.5%,並率先在全區實現新增工業用地“標准地”和“拿地即開工”同步實施。

  為了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興安盟還在“線上”通過“蒙企通”民營企業綜合服務平台高效解決市場主體提出問題訴求,辦結率達100%。在“線下”開展黨政機關干部職工定向服務市場主體工作,開展“進企問需”、“助企紓困”專項活動,全盟2.8萬名干部服務7.6萬家市場主體。

  興安盟嚴格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全盟市場主體數量呈現逆勢增長良好態勢。截至2022年底,興安盟市場主體145177戶、同比增加8967戶,同比增長6.58%﹔民營經濟增加值215.87億元,增速6%,佔GDP比重57%﹔全年累計退稅減稅降費25.08億元,惠及市場主體3.5萬余戶。

  “我們按照自治區有關要求,結合全盟經濟發展態勢,2023年全盟招商引資預計到位資金和增長率分別達到155億元、15%以上。”興安盟區域經濟合作局局長牛源表示,下一步要與11家駐外區域經濟合作聯絡處重新修訂、簽署合作協議,增加項目落地獎勵條款,形成鮮明成果導向。與此同時嚴把項目“入庫關”,動態儲備100個左右帶動能力強、產業鏈條長、科技含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儲備項目“簽約即可落地”,切實提高儲備項目轉化率。(記者 高敏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