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薪火相傳家國情

2022年10月16日08:3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我們像雙翼的神馬,飛馳在草原上……我們將成鋼鐵工人,把青春獻給包鋼。”日前,走進包鋼集團“齊心協力建包鋼”展陳館,一首《草原晨曲》,再現了朝氣蓬勃的各族兒女義無反顧告別家鄉,從祖國各地來到包頭,齊心協力建包鋼的生動場景。

  在包鋼煉鋼廠制鋼三部轉爐主控室的操作台前,“鋼三代”孫承碧,一邊緊盯監控畫面,一邊操控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掌控著煉鋼爐裡鋼水的“火候”。從煉鋼生產一線的普通爐前工一步步成長為爐長、包鋼首席技能大師,孫承碧用突出的工作業績接好班、擔好責。

  “我的爺爺、姥爺、爸爸、媽媽都是包鋼職工,每次家裡聚會,話題都離不開包鋼。包鋼,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像我爺爺一樣8萬多名建設大軍夢想開始的地方……”隨著孫承碧的思緒,記者仿佛來到了那個火熱的年代。

  孫承碧一家與包鋼的緣分,始於一個不算抉擇的抉擇。

  1953年,孫承碧的爺爺孫兆久來到鞍鋼工作。1954年,孫兆久得知正在籌建的包鋼急需建筑工人。彼時,他的兒子孫家敏剛剛出生1個月。是留在鞍鋼,還是去“人蓋被、被蓋沙”的荒灘?孫兆久毫不猶豫,毅然放棄了舒適的生活條件,滿懷激情地投身於包鋼的建設中。

  此時的包頭,條件艱苦,人煙稀少。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孫兆久等建設者靠手拉、肩扛、小車推,創造了平地起高爐、荒漠變鋼城的人間奇跡,開啟了內蒙古工業化的起點,譜寫了一段動人的佳話。

  “來到包鋼兩年后,我爺爺有了臨時的家,奶奶才帶著孩子們來到包頭。”孫承碧說,那一代包鋼人守望相助、團結奮進的情懷,不忘初心、強企報國的擔當,令他感動不已。

  孫承碧的父母是“鋼二代”,父親孫家敏參與過包鋼4號高爐、4號轉爐等項目的建設,母親王培集曾在包鋼機械化公司工作。這一代包鋼人見証了發展中的包鋼。

  “那時的包鋼生產熱火朝天,工人們一門心思為了包鋼的發展而努力奮斗。”今年68歲的孫家敏講起那段歲月,依舊激情滿滿。一心為了包鋼的發展,這幾乎是所有包鋼職工最真實的內心表達。他們所擁有的,是作為包鋼人的一種驕傲,一種自豪。即使退休了,有啥開心的、煩心的事兒,都會回到包鋼看一看。

  循著長輩們的足跡,孫承碧接過了沉甸甸的“接力棒”。

  上班的第一天,孫承碧站在父親參與建設的4號轉爐前,曾經的青澀懵懂化為了即將邁向新征程的堅定。

  “爺爺那一輩是開拓者,父輩是建設者,現在時代變了,自己這輩需要的是改革創新。”孫承碧義無反顧地和包鋼一起轉型,共謀新生。

  20多年來,孫承碧與轉爐為伴。他在崗位上嚴格執行操作規范,業余時間加強學習,不斷提升技能,積極鑽研爐前技術,他所帶領的班組在提高轉爐冶煉效率、降低冶煉成本、穩定鋼水合格率等方面成績突出,各項冶煉指標在全廠名列前茅。

  孫承碧18歲進入包鋼,參與了十多個種類、300多個鋼種的開發與應用,見証了一個綠色、環保、高效的企業的轉型壯大。

  從“一爐鐵”到“百種鋼”,從“建包鋼”到“強包鋼”,以前“包鋼為全國,全國為包鋼”,現在一批批“包鋼制造”走向全國和世界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如今的包鋼,有“顏值”更有實力。

  新的一天清晨,孫承碧早早來到廠區,換上工作服、大頭鞋,戴好安全帽、口罩,開始工作。轉爐平台上,鐵水奔流、鋼花璀璨。(記者 周秀芳 徐亞軍 宋爽)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