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內蒙古科左后旗:聚人心惠民生 幫助受災農牧民就業增收 

2022年09月21日11:12 |
小字號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持續普降暴雨,全旗18個蘇木鎮(場)不同程度受災,農牧民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面對洪澇災害帶來的減產絕收,就業部門迅速啟動“就業援助”行動,穩就業、穩民心。深入嘎查村摸排、赴外考察企業、緊急組織招聘會,通過技能就業、轉移就業、就近就地就業等方式,幫助農牧民精准匹配“既適合又合適”的工作,切實為受災農牧民找到增收致富之路。

迅速!深入嘎查“摸清底數”

“受災太嚴重了!你看,泡在水裡這些庄稼全完了,顆粒無收。村民沒有收入了,指望啥過日子?我們得想辦法幫他們找工作掙錢啊!”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勞動保障所所長滿都拉一邊感嘆災情一邊統計群眾就業需求。

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科左后旗人社部門迅速反應,第一時間趕赴受災嚴重的地區,深入嘎查村每家每戶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全面了解受災情況。通過詳細掌握受災農牧民的就業需求,分門別類建立就業服務台賬,精准摸排群眾自身的就業條件、就業方向、就業地點、工資預期等具體內容。積極對接省內外用工企業,征集適合受災農牧民就業的崗位,建立崗位信息清單。

“底數清、情況明、數字准、措施實,隻有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農牧民的真實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征集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有的放矢、解決供需、實現雙贏。”科左后旗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麗友說。

據了解,科左后旗已為30143名農村脫貧和監測人口建立紙質和電子台帳,其中已就業5034人,有就業願望的220人,有培訓意願的85人,有創業願望的1人。

精准!跨省千裡“牽線搭橋”

“上海、杭州這些地方給的工資高啊!咱們首先得考慮收入,農牧民兄弟跑這麼老遠出來干活,你得幫他多掙錢,還要考慮他能干這個活,還能干的長遠。”

洪澇災害發生后,科左后旗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麗友和同事們連夜奔赴上海、杭州等地,深入上海市嘉定區統嘉集團總部、浙江申通快遞有限公司、杭州寶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詳細了解企業的用工需求、工資待遇、生活環境、業務范圍、發展前景等情況。還深入到企業生產一線,全面了解工人崗位環境、工作強度等,為精准開展農牧民轉移就業“打前站”,當好橋梁和紐帶。

陳麗友介紹,有外出務工意願的農牧民,年齡基本都在45歲以上,隻能從事簡單的工種和流水線作業。所以他們這次有針對性地重點考察了物流和洗衣機安裝等普通工種的企業,確保農牧民“出得去、留得下、穩得住”,實現就業增收。

就近!雙管齊下“實現雙贏”

“除了工資,還給我們交啥保險?”

“一個月放幾天假?中午飯免費嗎?”

“我以前沒干過這個活,得學多長時間才能上崗?”

在巴彥毛都蘇木舉辦的農牧民轉移就業招聘會現場,前來求職的農牧民就找工作過程中所關心的工資待遇、環境適應、工作強度等問題進行現場咨詢。

科左后旗為安置受災農牧民就近就地就業,在雙勝鎮新建村、金寶屯鎮嘎查廟嘎查、巴彥毛都蘇木、朝魯吐蘇木等嘎查村開展現場招聘會。邀請112家相關用工企業提供3200余個就業崗位,內容涵蓋家政服務、食品加工、物流快遞派送、商品銷售、汽車零部件加工等。

此外,為幫助沒有一技之長的農牧民實現技能就業,科左后旗積極開展家政服務、月嫂、焊工等實用技術工種的報名和技能培訓工作,全力提升農牧民職業技能水平,為就近就地就業打好基礎。

“穩就業就是穩民心!我們深入嘎查村開招聘會和職業技能培訓,同時進行、同步推進,農牧民找工作和學技術兩不誤。找到工作了馬上上班掙錢,技術學到手了可以創業也可以就業。根本目的就是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作用,實實在在幫助受災農牧民增收。”科左后旗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敖包說。(海霞、烏蘭)

來源:科左后旗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