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專家眼中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

王慧
2022年05月09日16:38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阿勒得爾圖的力作——《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是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這部書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路徑、鮮活人物和可以追溯的個例。這些既可以用作學術研究第一手資料,也可以沿此線索,再度進行田野考察,進而從已知探索未知。”內蒙古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一級藝術評論、編劇劉新和在閱讀了《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這部書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受。

談到烏蘭牧騎,劉新和認為,《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這部書是具有文學、思想和文獻三大價值。他從事藝術史志編纂工作多年,《紀事》中所展現的諸多文字與圖片資料他也是首次見到,《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的問世,對關心烏蘭牧騎的人們而言,對烏蘭牧騎研究者而言,無疑是文獻方面的“饕餮大餐”。

內蒙古藝術學院教授李樹榕在讀完《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深有感觸。“‘烏蘭牧騎’,蒙古語意思是‘紅色的嫩芽’。1957年,作為紅色文藝輕騎兵出現在了內蒙古草原上,職責是扎根基層,服務農牧民群眾。看《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這部書時,我一邊看一邊記。我發現阿勒得爾圖通過去感觸、感覺,懷念著一種純粹的、干淨的、互相幫助的情感。我被他書中所寫的細節打動著、感悟著。”

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重慶市作協副主席李燕燕分享讀書感悟時說,這樣的題材在這些年是比較少見的,其現實意義十分重大。另外,採訪之詳細,資料考察之扎實,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有體會。這個作品是對烏蘭牧騎60余年風雨歷程的記錄與書寫。清晰的歷史脈絡,重大事件的敘述拿捏,大量精准的數據,某一個具體故事的前后追蹤,讓人印象深刻。同時,結構布局比較好。

李燕燕深有感觸地說:“據說,為了寫好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作者阿勒得爾圖行程幾萬裡,採訪了全區幾十支烏蘭牧騎,利用兩年時間完成這部全景式的報告文學,總字數長達三十八萬字。一年多以前,作者寄給我這本書,同時告訴我其實創作並非兩年,前前后后的准備工作他已經做了十余年,可謂‘十年磨一劍’。也正因如此,這個作品也被《人民文學》刊載。我認為,不考慮作品本身的文學含量,僅僅是內容的豐富性和獨家披露的許多故事,也是大刊願意選擇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李青鬆對內蒙古是十分有感情的。當讀到《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這本書時,他感觸頗深,並勾起他在內蒙古的點點滴滴。

李青鬆說:“早年,我生活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烏蘭牧騎。我能記起,烏蘭牧騎的四匹馬拉著的膠輪車,時常會從我們村子的沙土路上駛過。車上載著鑼鼓、樂器、服裝箱子。烏蘭牧騎隊員們都描了略顯夸張的眉,他們在膠輪車上說說笑笑,開心無比,讓我感覺到,他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阿勒得爾圖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紀事》是一部全方位呈現烏蘭牧騎六十年歷程的報告文學,視野宏大,材料詳實,具有重要的史志價值,研究內蒙古文藝不能不讀此書。”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