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建畫裡鄉村 留夢裡鄉愁

2022年03月22日13:45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漫步在巴彥花小鎮,錯落有致的新民居,干淨整潔的街道,設施齊全的黨群服務中心,風光旖旎的巴彥花水庫,含苞欲放的杜鵑花,一幅幅田園風光徐徐展開……近年來,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花鎮緊緊圍繞“大美巴彥花”的戰略定位,將特色資源納入新型城鎮化發展體系,走一條人與環境、社會和諧共融的新路子,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鄉村。

看得見山。全鎮有林地面積3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3%以上,以山杏、柞樹為主的天然次生林24.8萬畝,對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起到巨大的作用。隨著封山禁牧和沙源治理工程的實施,全鎮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植被茂盛,有上千種野生植物和馬鹿、狍子、野豬、野雞等近百種珍稀野生動物。2002年位於鎮西北的西沙布爾台自然保護區評選為市級自然保護區,2014年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21年以來,巴彥花鎮共完成果樹經濟林補植780畝,完成沙源建設項目60畝,植被恢復項目5200畝,全鎮果樹經濟林達到9000畝。在代白烏蘇、五一、王爺伙房、哈日哈達等村集中種植“百日草”120畝,動員全鎮3000余戶在房前屋后種植花草,配合相關部門核查和整治2010年以來的各類違規違法破壞草原林地行為,定期開展環境拉練檢查,全力打造210省道綠化美化“新亮點”,繪就草色青青,遠山如黛,醉美山川的風景油畫。

望得到水。巴彥花鎮位於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中北部,連綿不絕的罕山山脈下,歐木倫河水逶迤而來,又蜿蜒而下,串起王爺伙房、勝利、五一、巴彥敖包、沙日哈達等村庄,有全旗面積最大的人工水庫——巴彥花水庫,6000畝水面微波蕩漾,恰似一泓碧水,得益於水的滋潤,水庫下游12萬畝優質水澆良田阡陌縱橫。隨著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和歐木倫河道清理項目的開展,2021年在西沙布爾台村、寶山村、莫如格其格村等地,出現了汩汩的泉眼,代白烏蘇杜鵑湖迎來了幾年一遇的充盈,清風徐徐,溪水潺潺,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卷盡收眼前。

記得住鄉愁。家在綠水青山間,人行詩情畫意中。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林果資源、文旅資源,巴彥花鎮著力打造五一水庫觀垂釣——西沙布台看紅葉——代白烏蘇賞杜鵑的“山水生態線”﹔道倫百姓村摘草莓——巴彥敖包村嘗櫻桃——代白烏蘇採林果的“採摘觀光線”﹔烏蘭蘇木大唐營州都督許公德政之墓——寶山墓壁畫——莫如格其格古窯址的“歷史文化線”﹔五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展示館——於家粉房契約化展示館——姚家段烈士紀念碑的“紅色主題線”,在詩和遠方,一條條“線”連接了一張張看不見的“網”,串起了數不盡的鄉愁。立足半農半牧的地區特色,巴彥花村的安代舞,東沙布爾台村的四胡,莫如格其格的刺繡,白嘎力村的繪畫,烏蘭蘇木村的書法,作為文體活動上的重頭戲碼,鮮明民族風情的民俗文化更是濃郁了鄉音鄉情,深厚了故土情懷,留下了鄉愁鄉韻,凝聚了民族團結。

看得見的青山綠水,記得住的巴彥花鄉愁。巴彥花鎮立足資源稟賦,全力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因地制宜精准規劃,借助自治區、赤峰市對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優惠政策,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產業招商文旅“三位一體”,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接下來,巴彥花鎮將繼續以景入畫,以文促旅、以產興鎮,奮力描繪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麗長卷。(孫旭晨)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