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更優更強,農牧業現代化底氣十足

2021年11月21日08:28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蛙鳴鴨叫、稻浪翻滾、林田繪畫……如果你漫步在盛夏的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入眼的將是一幅處處是景、步步如畫的美妙圖景。

天上飛著無人機、農民手裡操作著APP、田間裝著溫濕度傳感器……產業園裡,像這樣“科技范兒”十足的場景更是隨處可見。好多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農民實現了從靠經驗到靠科技、從傳統農業“看天”向智慧農業“看屏幕”的轉變。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讓大家解放了雙手,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會種地到“慧”種地的轉變,是內蒙古邁向農牧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按照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內蒙古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加速構建,豐收豐產進一步筑牢了糧食安全“生命線”,農牧業現代化的內蒙古步伐更加鏗鏘有力。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糧食產量從565.4億斤躍升至732.8億斤,連續3年超過700億斤﹔羊、乳、絨、草產量連年“奪冠”,牛肉產量2020年躍居全國第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1.8%增長到5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從81.3%提高到86%﹔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惹眼的數據,見証著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的5年成就,內蒙古農牧業綠色高效發展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數據是衡量發展成效的一把標尺,也是解讀發展思路的一把鑰匙。5年來,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全區農牧業現代化更具含金量。

讓草場和承包地有了“身份証”,讓農牧民吃上“定心丸”。內蒙古2017年基本完成草原確權承包工作,2018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農村牧區新一輪改革全面深化。

產業鏈“聯”起來,價值鏈“長”起來。奶業、肉牛、肉羊、馬鈴薯和羊絨5個農牧業全產業鏈重點鏈持續發力,15個優勢特色農畜產品產業帶建設穩步推進。

全區“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農業“四控”行動成果豐碩,化肥、農藥用量連續3年保持負增長,綠色律動讓豐收的歡歌更加嘹亮。

內蒙古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5年的51.8%提高到2020年的57%,全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2015年的81.3%提高到2020年的86%,土地上“燃起”科技力量。

高品質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構建起從農田牧場到餐桌的質量追溯體系,全區主要農畜產品總體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6%以上,全區“兩品一標”產品總量達到500萬噸,綠色食品標准化基地面積居全國第二。

天賦河套、興安盟大米、呼倫貝爾羊肉等區域公用品牌,帶著內蒙古味道香飄萬裡,一大批烙有內蒙古印記的優質農畜產品,奏響品牌強農強牧旋律。

結構更優、生產更綠、質量更高。從獨特資源到生產要素再到發展優勢,農牧業生產在提質增效的綠色律動中開啟新征程——

應用“互聯網+北斗+草原畜牧業”新發展模式,伊金霍洛旗積極開展“衛星放牧”試點推廣,北斗導航衛星放牧系統通過手機軟件和牛脖子上挂的北斗衛星模塊互聯互通,牧民可以遠程實時掌握牛群位置和移動速度等狀態﹔

在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百合利奶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各類奶制品琳琅滿目,奶香味兒扑鼻。鮮奶、煉乳、酸奶、奶酪、黃油等20余種奶制品的制作,需每天消化1噸以上牛奶。現代化流水線上,傳統奶食品呈現出不一樣的生命力。這些產品滿足了消費者日漸“挑剔”的味蕾,俏銷國內外市場﹔

赤峰市巴林右旗上演“加減法”,在“糧改飼”杠杆的調節下,青貯飼料種植面積大幅增加。種植青貯飼料比種植糧食作物每畝增收450元,同時解決了二次收貯問題,減少了秸稈焚燒產生的環境污染﹔

……

生動的實踐,繪就內蒙古農牧業不斷上揚的現代化“曲線”。未來,內蒙古農牧業的發展必將底氣更足、實力更強、質量更高,在全力推動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道路上行穩致遠。(記者 韓雪茹)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